范文大全

首页 范文大全 正文

临床方案11篇

2023-10-03 08:07:02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方案是我们对未来事情可能遇到情况的应对之策,为了保障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可以是负责人为实施某项具体工作而形成的文件。编辑认真挑选为大家推荐这篇有收获的“临床方案”,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以备查看!

临床方案【篇1】

科专业技术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1、 主题:专业技术知识竞赛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专科技术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引导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巩固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未来的工作中,使工作效率得到改善。

3、 时间:2015年9月30日

活动地点:x楼多功能厅

四、活动对象

1参赛选手:由5名医生担任组长,共4组。分组如下:

2、裁判员:主任、**长等

五、活动流程:

(一)赛前准备工作:

1分组:将各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抽签分组。

2、物资准备:显示屏1块,抢答器4个,秒表2个,计分板4块等。

(二)比赛规则:

1.每支球队分为50分,在此基础上加或减分,并根据最终得分排名。

2、竞赛设置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个环节,若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得分相同,则追加备份题,得分高者获胜。

3、主持人按正常语速读题完毕,宣布“计时开始”后选手开始答题。

4、参赛队员结束答题时应告知主持人“回答完毕”作为结束语。

5参赛者须按比赛时间提前10分钟入场,迟到5分钟者不得参加比赛;比赛期间不得擅自离场。

6每组5名选手按1、2、3的顺序入座,比赛期间不交换。参赛者必须在有效时间内起立并完成答题。如选手对答案有异议,可由裁判裁决,场上无争议。

7.比赛期间,选手不得携带任何书面信息到场并关闭手机。

8观众在观察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不得提示或提示选手回答问题,否则将扣分。

(三)比赛环节介绍:

1、必答题:10道题,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或答题超时不加分也不扣分。

2、抢答题:10道题,每题10分,在主持人读题结束后可进行抢答,答对加10分,答错或答题超时不加分也不扣分。

三。风险问题:10题,每题20分,小组可指定一人回答,正确答案20分,错误回答20分。

4、备选题(加时赛题):若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参赛组分数相同时,则进行加时比赛,采用风险题方式,取最高分获胜。

六、活动奖项

临床方案【篇2】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09]99号)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制定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请各科认真组织实施。

一、组织原则

1、我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在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指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3、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为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成员为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4、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主任指定本科室医师担任,原则上要求为主治医师以上。

二、工作职责

(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四)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三、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

(一)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优先选择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二)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

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饮食、护理、检验、检查、处置、用药、手术等。

非医嘱类项目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等项目。

(三)临床路径文本一般应当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1、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是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的表单,将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项目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来。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2、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是用于告知患者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四、临床路径的实施

(一)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1、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会同科室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

2、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3、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服务计划(含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

4、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5、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二)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当满足的条件:

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1、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

2、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

3、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4、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情况。

(三)临床路径的变异的处理

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变异的处理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1、记录。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

2、分析。经治医师应当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3、报告。经治医师应当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4、讨论。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当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考卷及答案

五、临床路径评价与改进

(一)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量改进建议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二)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内容包括:相关制度的制订、临床路径文本的制订、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

(三)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四)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病情严重程度、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六、工作要求

1、各临床科室组织学习卫生部下发的本专业疾病临床路径。

2、在本专业内选用至少一种疾病作为本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同时将本科室选定的病种和个案管理员上报医务科。

3、各临床科室建立本科室临床路径工作档案,内容包括:卫生部下发的本专业疾病临床路径,本院下发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患者一般情况登记本,实施小组名单、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变异记录单、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等。

4、医师版临床路径表记录应真实、准确、简明,对变异情况有分析、讨论和处理措施,并在本科室保留,医务科定期督导检查。

5、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医务科。

6、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本方案于20xx年1月8日开始实施。

临床方案【篇3】

学习情境的设计方法与不同专业的内容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在护理专业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将工作过程融入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过程,其前期的教学准备———学习情境方案设计至关重要。笔者根据护理工作过程的特征,以“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情境为例,从主要的几个方面简要介绍在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中,设计学习情境方案的体会。

1.1工作情景描述

“工作情景描述”必须是对真实工作过程的客观表述,如“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情景描述如下:病人入院后,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建立病历,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根据医嘱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重点是硫酸镁用药治疗的护理。住院期间护士协助医生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预防病情向重症子痫、并发症发展,配合医生进行子痫的应急救护,并有针对性地从心理、饮食、活动与休息、大小便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促进病人康复,并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

1.2学习任务

在教师及临床护士的指导下完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学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临床分类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要点,初步会对该病人进行身心状况评估,为病人制订护理计划。能运用本病的知识,基础护理、内科护理的关联知识与护理技术等,在工作情境中正确实施护理措施。

1.3与其他学习情境的关系

对“与其他学习情境的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纵向、横向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在本情境中,笔者在分析与其他学习情境的关系时,不仅注重本学习领域的内在联系,还扩展到基础护理、内科、药物等其他学习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如学生目前已经能够:

(1)掌握正常妊娠生理、妊娠诊断、妊娠期护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药物、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内外科护理知识。

1.4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是学生学习本情境后应达到的状态,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个方面,同时在目标描述时应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有明确的能力表述,二是必须明确表述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针对以上要求,“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是:

(1)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病因、病理等疾病概要;

(2)初步会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3)初步能对该病病人的病情变化、用药、并发症进行动态观察;

(4)能配合医生并与其他护士合作,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紧急救护;

(5)能运用交流沟通技巧,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6)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关爱病人。

1.5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每一个学习目标应有相应的学习内容的支撑。本情境的学习内容包括:

(1)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概要:特征、病因、病理;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辅助检查、处理要点;

(3)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首选用药、并发症;

(4)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入院病人的常规护理;病情变化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硫酸镁用药护理;胎儿监护;子痫病人护理;

(5)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休息活动指导、大小便护理、出院健康指导;

(6)团结协作、关爱病人。

1.6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客观反映,包括教师与学生情况、教学场地、设备、学习资料。特别是教学设备应尽量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的需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如本次课教学设备有胎心监护仪、开口器、吸痰管、血压计、称、给氧设备、多功能护理人模型、多媒体设备、护理记录单等。

1.7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能反映出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特点。本情境学习将全班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以正面课堂教学和独立学习为辅。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法贯穿教学全过程。

1.8组织流程及教学时间

组织流程反映一个学习任务完成的整体构思,是教学组织形式与方式方法的具体反映,必须有可操作性。本学习情境总学时:11学时。组织流程如下:

(1)教师提出学习任务,提示完成本任务的工作流程及所需要准备的相关知识,提出学习要求(1/2学时);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任务,制订完成本任务的基本工作程序、小组成员分工等(1/2学时);

(3)通过教材、学材、网络、医院采集相关案例,学生自主收集“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相关信息(3学时);

(4)小组交流每个人的学习体会,讨论、汇总已收集的信息,展示成果(1学时);

(5)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讨论、归纳出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3学时);

(6)实施护理措施,采用临床综合技能场景教学。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完成专科知识与基础护理技术的临床实际运用(2学时);

(7)总结与评价:阶段性(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学时)。

3.9学业评价在常规的终结性评价基础上,更注重整个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并采用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形式。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其评价内容主要有:

(1)能按时完成任务;

(2)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3)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4)团结协作、沟通能力强;

(5)综合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

(6)技术操作运用正确、娴熟;

(7)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1学习情境方案设计的作用

2.1.1学习情境方案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集中体现在护理专业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除了需要解决在校企合作机制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宏观管理层面的问题外,还需在微观的教学层面上,积极探索符合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要求的新型课程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堂教学,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项目训练,以工作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而教师在授课前设计好学习情境方案,是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必备的首要教学环节,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蓝本,也是体现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还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个性。

2.1.2学习情境方案是组织好教学的基础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的教学,是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资格为课程标准,课程主要载体是项目或任务,并突出能力培养。此模式下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导演,起主导作用,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只有在精心准备方案设计的前提下,才能让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教师才能更有效地组织、统筹课堂教学活动。否则整个教学过程极容易出现课堂松懈、流于形式的现象,所以学习情境方案设计是组织好教学的基础,其在教学中的地位,犹如设计蓝图对大厦的作用。

2.1.3是确保学生掌握护士资格考试相关知识的必要保障对护理专业来说,临床护理教学还需围绕护士资格考试实现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既要指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熟悉工作过程,同时又必须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因此,教学组织者必须能较好地掌控课堂的核心内容,做到心中有计划、教学有目标、学生学习有方向。

2.2学习情境方案设计的原则

2.2.1基本原则学习情境方案设计在基本原则方面与传统的教案有共同之处,具有纲领性原则和组织到位原则。学习情境方案是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蓝本,不能成为教材的复录或教师的讲稿,即学习情境方案是纲,任务书、指导书和课件等是目。

2.2.2客观、全面反映典型工作任务原则学习情境首先应当是从职业工作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而不是按主观“设计”出来的,因此应当客观、全面地反映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职业信息,结合学校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等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情境设计的重点是设计与表述能够反映这一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

2.3教学中不拘泥于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学习情境设计方案是教学前准备的材料,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情境随时有可能发生,当我们精心准备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与训练时,又不可过分拘泥于这个设计,应大胆地给学生展示自己、发表自己心得体会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习情境方案的设计是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是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教学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本文的学习情境方案实例虽经笔者认真研究撰写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实践,但对护理专业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设计与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此仅抛砖引玉,并敬请同行斧正。

临床方案【篇4】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是指医院针对某一个诊疗项目或者疾病,在理论、实践和管理方面共同确定的、可操作的、标准化的和系统的一系列诊疗流程和行动计划。在整个医疗流程中,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可以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和时间,同时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临床路径也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

实施临床路径需要医院提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首先,医生们需要对待治疗的疾病进行筛选,比如说选择一种小范围内的疾病,然后在这个范围内研究如何设计合理的治疗流程。基于此,医院需要组织科研人员来投入相关的调研和研究工作,以完成路径的制定。其次,在实施期间,医院需要逐步加强对患者教育和宣传,让患者知晓临床路径的相关信息和意义,激发患者对于诊疗流程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于医院员工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熟悉临床路径的具体流程和细节,以减少出现违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临床路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将整个治疗过程拆分成可控的、具体的步骤,对每个步骤制定了明确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评估标准。这样,诊疗过程中的医生可以严格遵守预先设定的流程进行治疗,降低治疗的错误率和漏诊率,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效率。

实施临床路径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诊疗流程,提高治疗质量。临床路径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医生只需按照该路径规范化操作,降低了医生因个人经验造成的不规范操作可能带来的误诊、漏诊等问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治疗质量。

2.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通过严格按照临床路径操作,加强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让患者更加了解诊疗流程,从而提高了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信心。此外,对于临床路径内的治疗药品、检查项目、护理手段的要求和标准定义,也能够减少患者的不必要的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的负担。

3.优化医院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治疗过程中,医生们会根据所制定的路径方案来进行相应的检查、检验、治疗等措施,让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由于每个环节都有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规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药品、护理费用,从而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以上就是关于'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一些相关介绍, 通过正确的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改善医患关系, 并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临床方案【篇5】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是一种针对个体疾病治疗的管理工具。该方案旨在通过为医务人员提供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包括制定指导、统一临床诊疗流程、规范医疗行为、评估临床效果和总结经验等环节,旨在使患者的治疗得到更加科学、规范、系统的流程化管理。

作为一种全面的医疗服务改革,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可以说是引领医疗服务的一次革命。为了让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得到更好地实施和推广,需要我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定指导。这能够明确医生的职责,以及治疗流程的具体步骤,从而保证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顺利运行。具体来说,该指导应描述诊断、治疗、病房常规工作和药物管理等关键环节,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正确掌握疾病的处理方式。

其次,统一临床诊疗流程。这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临床路径实施成功或失败关键在于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和执行力。通过规范流程确保医生按照规范操作,这可以让医生不仅在治疗流程上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同时可以监测该流程的整体效果,从而更好地掌握病情,以便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规范医疗行为。通过给出一套具体的治疗方案并问诊,这不仅可以使医生按照标准流程工作,更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状态,以便消除患者疑虑和担忧,从而缩短患者在医院的住院时间。

最后,通过评估临床效果和总结经验。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它可以为改进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监控临床效果也能够让医护人员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和决策是否正确,或者需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在总结经验方面,医院应该及时收集相关疗效数据并分析,以向医护人员提供更有实效的经验。

总之,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是一种逐步普及的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施标准化,最终达到降低治疗成本和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但只有在优秀的医生团队的协助下,才能真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解决患者的医疗问题。

临床方案【篇6】

临床路径的分析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路径是临床路径分析的重点之一,通过分析,可以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改善工作效率。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工作质量。

第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工作的差异。通过分析,可以有效发现临床工作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的差异,对临床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路径中存在的差异。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

第四,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不良因素,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如:通过分析,能促进临床工作质量的提高。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五,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

临床路径是临床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临床路径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可以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的差异。

第二,可以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三,可以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二,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三,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四,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临床工

临床方案【篇7】

20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考方案-12-10 08:56一、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半年计划:适用于考试时间比较充裕的考生,比如现在距离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还有不少的时间,有不少考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复习工作,对于这批考生,建议采用“3-2-1”复习方案:

首先用3个月的时间进行第一轮复习,以教材为蓝本,通读教材,力求做到面面俱到,求全不求精。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看看网络课程辅导(比如医学教育网),毕竟每个人的自身情况都不一样,而且经过这么些年的荒废,很多知识都早已还给老师了,自学也未必能取得多好的效果,很多考试辅导专家针对这点制定了相应的辅导方案和课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力求最大程度上以最小的努力和付出来换取最大的收获和回报。

在进行完第一轮复习后,紧接着就是第二轮复习,为时2个月。这段时间主要是重点复习,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先根据大纲的知识点重点复习,同时适当的做些习题,巩固复习效果,知识有缺漏的要在辅导书上标注出来,进行总结;做错的题目注意汇总,晚上睡觉之前可以联想一下今天复习到的知识点,同时进行各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力求做到融会贯通!

最后一个月进行第三轮复习,这段时间最为关键,复习内容主要是重点针对以前标注的缺漏的知识点和汇总的习题进行复习,一定要将这些知识点和题目吃透,如果心里实在没底的话,不妨报个考前冲刺班,听听考试专家的考前串讲和点题,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考前最后一星期,可以试着找几套历年真题练练手,做到对真题的难度有一定的了解,以免临阵心慌。实践证明,考前多做些题总是有好处的',很多考生反映,长期做题培养成了题感,在考试时见到相似的习题往往能不假思索的选出正确答案!

二、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季度计划:适用于普通考生,时间相对充裕的。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只要合理应用,还是可以从容应付考试的。建议将这三个月一分为二,前2个月根据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复习教材,每天划出一定的学习计划(比如一个章节或几个章节),力求做到精而全,同时适当的做些配套习题,及时发现问题,巩固复习效果。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报名参加一些辅导班,听听考试专家对今年考试动态的研究和点拨,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最后一个月是复习的关键时刻,这段时间重点是查缺堵漏,要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设法弥补。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考虑报名参加考前冲刺班,听听考试专家的点题和介绍一些应试技巧。考前一周可以适当的做做真题(每天一套),做到心中有底,不致临床发挥失常。

三、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月计划:现实考试中,不少考生都是等报名后才开始着手准备复习的,但真正投入到状态还是在最后1个月,要在这段时间全面看书是不太实际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将知识点浓缩、浓缩再浓缩呢?这里就有必要向你推荐考前冲刺班了,考前冲刺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特点就是时间短、见效快,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考试成绩!另一个方法就是不看书、只做题,遇到错题碰到困难再去翻书,有助于培养题感。当然也免不了做做真题,了解真实考试的难度,做到心中有底。

以上三种计划适合不同的考生,不管你自身条件如何,只要你静下心来好好准备,以上计划总有一种适合你的!祝你考试顺利!

临床方案【篇8】

2011年我国抗生素临床应用分析

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28号)和《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30号)要求,我部决定自2011年至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现将《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将有关工作方案和工作情况及时报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马旭东、焦雅辉

******:01068792097

传真:010-********

电子邮箱: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附件2011年我国抗生素临床应用分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要求,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号)和《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目的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活动范围

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为重点。

四、组织管理M.Xz1569.COM

卫生部负责制定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对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具体负责本辖区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督促本辖区医疗机构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

医疗机构负责落实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工作措施,实现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指标。医疗机构负责人是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第一责任人。

五、重点内容

(1) 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提高指标权重。

(2) 了解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情况。医疗机构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3) 建立健全抗生素临床应用技术支持体系。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4)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经过抗生素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医师同级抗生素处方权;医疗机构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要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医疗机构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经备案的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医疗机构因特殊感染患者需要使用采购目录以外的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本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抗菌仿制药品种临时采购程序的启动次数不得超过5次。

如果超过5次,有必要讨论是否应列入该机构购买的抗菌药物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中抗菌药物总量不得增加。

(6)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ⅰ型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低于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医疗机构定期开展抗生素临床应用监测,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抗生素临床应用监测;目的分析我院及临床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的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8) 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性检测。二级以上医院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医疗机构按照要求向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9) 严格医师、药师资格管理。医疗机构应当为执业医师、药师提供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配药资格。

(10) 实实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处方和医嘱进行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病例。

根据评价结果,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10名医生进行全院公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10名医生应在全院通报。考核结果是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如果有两个以上不正当理由的异常处方,则应当取消抗菌药物的处方权。

(11) 目的建立省级抗生素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本辖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与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互联互通;定期公布辖区内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情况,监督指导辖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生素。

临床方案【篇9】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临床试验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评价一种新的医疗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进行临床试验时,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试验方案的设计。试验方案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科学原则,同时也要符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一、确定试验目的

确定试验目的是制定试验方案的第一步。在设计方案前,必须明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试验的目的可以是评价一个新疗法的疗效、比较不同疗法的疗效、评估一个新的诊断方法、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等。如果试验的目的不够清晰,那么方案设计的其他步骤难以进行。

二、确定试验类型

确定试验类型是制定试验方案的第二步。随机对照试验是最常见的试验类型,但是在确定试验类型时也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试验对象的数量、试验的时间限制、试验伦理方面的限制等。其他常见的试验类型包括非随机试验、单盲试验、双盲试验和交叉试验等。

三、确定试验对象

确定试验对象是制定试验方案的第三步。试验对象的选择对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试验对象可以是人、动物或者细胞,在选择试验对象时需要考虑相应的伦理和法律规定。对于人类试验对象,需要符合伦理监管机构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如获取试验对象的知情同意书等。

四、确定试验组别

确定试验组别是制定试验方案的第四步。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试验对象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试验组别。因此,在确定试验组别时需要考虑如何随机分组、如何保证组别的平衡性等问题。在非随机试验中,则需要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对照组及相应的试验组。

五、制定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的制定是试验方案设计的核心步骤。在制定试验方案时需要考虑试验的时间、费用、样本量、研究设计、随访、安全和风险控制等。试验方案应该根据试验目的,试验类型,试验对象和试验组别等因素来制定,同时还需要满足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六、试验方案的评审和修改

试验方案的评审和修改是制定试验方案的最后一步。试验方案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或审批机构的审查和评审。在评审过程中,试验方案需要满足伦理、法律和科学原则等方面的要求。如果评审机构提出修改意见,则需要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

总之,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综合的过程。在试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伦理、法律和科学等方面的因素,保证试验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因此,试验方案的设计应该根据试验目的、试验类型、试验对象和试验组别等因素来制定,同时还需要满足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试验方案的制定需要科学家和伦理委员会等专业人士共同努力,以便尽可能地确定出最佳的试验方案,以为疾病治疗和人类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

临床方案【篇10】

篇1: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a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接受更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通知》(卫医管发〔xx〕99号)、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暂行办法》(见湘卫医发〔xx〕71号)及湖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通知》(湘卫医发〔xx〕84号)要求,并结合我院三级综合医院的创建要求,经医院研究决定,从xx年10月15日起,对我院16个专业26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为确保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的实效性,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启动阶段(xx年10月——xx年11月)

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评估小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2、各临床科室,在卫生部正式公布的专业病种内选择符合本科室的病种(各内科至少一个病种、各外科至少两个病种)开展建立临床路径工作。

3、各临床科室指定个案管理员(医师、护士各一名)。

4、建立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平台。

5、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修订临床路径文本样稿。

二、组织实施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

1、组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培训。(各临床科室医生以及临床路径管理人员)。

2、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于xx年11月20日前上报临床路径文本样稿至医务部。

3、建立临床路径开展奖惩机制。

4、xx年11月21-30日审核临床路径文本,同时开展临床路径医疗系统网络表单制作。

5、临床路径紧急情况警告值制度管理严格遵守危急值管理制度实施。

6、制度临床路径相关统计表单。

临床方案【篇11】

四个要素备考临床执业医师考试-07-28 18:27备考临床执业医师,有哪些复习小窍门呢?

1、吃透考试大纲。

通过看书,做试卷,要领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复习的时候要边读边写,慢慢就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这个阶段的学习就是要以思考为主。千万要记住以书本和考试大纲为主。

2、制定学习计划。

使知识再现、解题更熟练。按计划办事就会使生活和学习有规律,逐渐就会形成条件反射,生活和学习似乎达到了一种“自动”的境界。一切都要按自己订的复习计划来学习,相信你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适应这种生活,直至到考试的时候,带着自己的信心去考试。

3、定期整理复习笔记。

整理复习笔记是要让知识从繁而杂转化成少而精,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几张纸,把难以理解的`术语转化成自己容易看懂的说法,把容易混淆或不易记忆的知识点改写成比较醒目的图示。总之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整理出自己容易复习的笔记就算做到很好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了系统的复习笔记,就能迅速抓住知识的全局、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系统复习笔记是学习的备忘录,它为考前复习提供了很有使用价值的资料。

4、模拟练习,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进一步巩固知识。

但要做模拟试题的话,千万要记住题不在多而在于精。每做一道题都要反复思考题目的类型,解题的方法及思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已达到举一反三,提高解题效率的最终目的。

相关攻略

相关新闻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