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类

首页 综合分类 正文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十篇

2024-02-21 18:53:37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1】

今天的太阳格外的红,晚上的月亮也毫不逊色,而月亮身边的小星星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那光芒一闪一闪的,亮的你睁不开眼,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把黄色的星星染成了红色,而红色的星星正照耀在那美丽的中国,这正是我近日读的《红星照耀中国》。

这部书的作者叫埃德加。斯诺,生于1905年,死于1972年是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的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下了大量的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新闻记者,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他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10月《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很大轰动,1938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当时名为《西行漫记》,这使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直到现在,在中国人民中间,《西行漫记》和埃德加。斯诺这个姓名都是不可分离的事。

这本书的内容大多是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篇名为“政治课”的题目,我在心里想这里的政治课和我们现在上的政治课会有差别吗?上课方法会和我们一样吗?都是中国人在听课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深深吸引着我往下读下去的兴趣,但是我读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他们并没有坐在如我们一样宽敞明亮现代化的教室里,而是聚在战地的碉堡里,由指导员和政治委员组织,听课的战士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大多是贫苦农民,他们自带的砖头当凳子,拿着笔记本认真的记录。踊跃的发言探讨,老师们讲的也都不是现在的政治课,而是讲中国解放军打到了哪里。斯诺采访他们时他们的思想是一致的: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红军是咱们百姓自己的队伍。这是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有这样的信念我们的队伍一定会带着人民走向光明的。

在这本书里,有一点我感触很深,斯诺和红军农民的谈话,斯诺来到保安以西的甘肃边境,一路只能借宿在附近的茅屋,而在那里借宿的时候也同现在不一样,当今如果你在非亲属家借宿是要花费的,尤其是度假村是要天价的。而在那个年代我从斯诺笔下看到农民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给你吃,并且不收一分钱,还给他们一间新屋子,铺上一张新毡子,让他们睡,并且每天都会按时有人来给他们做饭,他们爱和斯诺闲聊,比如:美国那里种不种庄稼,有没有玉米,小米,有没有养牛,马呀,还问有没有鸡,最后在斯诺走的时候还送上一些干粮和水。

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透过斯诺打开的一扇历史之窗,我觉得那时候的人们可真是辛苦。每天一大早起来去干活,晚上很完才回来,虽然朝不保夕,但都能够热情的投身到战斗中,坚定共产党领导下红军必胜的信念。那时候像我们一样的孩子是没有我们这样安逸富足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正是验证了当时的信念。在感触之余,不禁深思:我们要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铭记斯诺这位国际友人,让红星继续闪耀下去。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2】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位外国记者斯诺所写,他客观详实地报道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纲领,让全世界知道,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真正的未来在哪里。

这本书也是研究党的历史、了解领袖们的资料。作为在当时写成的第一手资料,不仅介绍了红军的征战史,并且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报道和解释。这是一部把中国介绍给全世界的书。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而当权者的屠刀则挥向人民,这个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大局,这个人就是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

党在成立初期,由于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曾受过很大的损失。新的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领导们的智慧使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只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让国家看到未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没有被侵略者击退,在无数人流血牺牲后,更多的人勇敢站出来。共产党领导的队伍逐渐壮大,在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有人能再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了,这是一个代表人民群众的政党。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知道: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经历的苦难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了解过去,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种伟大将给中国带来新的辉煌!

在埃德加·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我被作者坚强的精神所感动。

作者生活的年代,也是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军队如同一道长城,连绵不绝,使中国红区宛如一座孤岛,可作者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越过那道长城。他并不了解中国红军是怎样的一支队伍,他可以把非议置之度外,勇敢地踏入这片土地,在这条路上,他遇到许多困难,白匪军的追杀等,但他终于排除万难,开始与红军接触,把他之前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文中的作者遇到问题时,他选择去探究,去试验,直到自己了解真相,他不怕任何困难,勇往直前。

但我就没有这种毅力,我遇到问题时,很轻易地放弃,遇到困难时,我会选择逃避,而不是去面对。做任何事总是缺少那一份勇气,一份毅力,使我很难做成功一件事,因此我的成绩也很难提高上去。

以后我必须改掉自己的惰性,以文中的作者为榜样,学会勇敢,学会坚强,遇到困难不退缩,做什么事情都不放弃,坚持到底,多一份探究的劲,使自己不断完善,做一个男子汉,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做一个像作者那样勇敢的人。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前两章,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作者还会经历什么事呢?请听下回分解。

胡说:确实如必承所言,开头一章的叙述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新闻记者的“我”的模样,那般真诚、执着,只为追求真相。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和感慨。书未开读,已然被感动。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基础,完成了本书的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的记者,斯诺站在一个公平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1936年,斯诺孤身一人前往当时中国革命战争最危险、最凶猛的时期,长途跋涉来到西北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

在这本书里,感受到斯诺笔下的毛主席是多么和蔼可亲,宽厚大度,勇敢无畏,让我感受到毛主席爱人民,爱社会的感情,为祖国强大起来做出巨大贡献。红军的军队是铁打的,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红军的兵官,从不把自己当做领导,不端起领导的架子,以身作则,把自己与士兵放在同一个位置,与士兵心连心。红军的长征就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惊险万分,无论是四渡赤水,勇夺泸定桥,飞度金沙江.......都显示出红军的有勇有谋。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个未知的中国革命,让我对历史有了深刻的认知。

每个革命先辈都有英雄的经历,我们今天要写一篇关于革命先辈的读后感。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他穿着布鞋和黑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迷迷糊糊的红星,帽子下的号手——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你看到哪一个小号手,你就会情不自禁的心软下来,就好像遇到一个十分可怜,没有人帮助的流浪儿一样。他们大多数的人穿着军服都很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几乎拖到了地面,他们每天洗手洗脸三次,可是还脏,经常流鼻涕,露着牙齿笑,他们吃的饱,每人都有一张被子,当队长的甚至都会有一把枪,他们有红领章,戴着大好几号的帽子上面有一颗大的红星。

中国工农军是为了我们美好自由去长征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铭记中国工农军。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3】

前段时间,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颇有感受。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本书也经历了它的80多年。《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并从这些伟大领导人的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根据地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斯诺在书中有大量领导人的描写,非常形象生动,例如这样描写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和周恩来谈话的时候,我一直带着浓厚的兴趣观察他;他和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清瘦身形,中等个子,但体魄挺拔结实,留着黑长胡子的脸上透着年轻人的真诚,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他身上确实有一种吸引力,那是一种个人魅力和领袖自信的奇妙融合。他讲英语有点迟缓费劲。他对我说已经有5年不用英语了”。在书中贺龙元帅的形象是这样的,“他身材魁梧,像老虎一样强悍,从不知疲倦。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他在国民党内当将领的时候,也生活得像部下那么简朴。他不看重钱财――除了马。他非常喜爱马。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匹非常漂亮的马,十分喜欢。结果这匹马被敌军俘获了。贺龙杀往战场,要把马夺回来。后来真的夺了回来”。看着这些生动的语言,他们伟岸的形象在我大脑里浮现,感觉是那么的亲切真实。

到今年,中国共产党建党XXX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建党时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的改天换地,从新时期的翻天覆地到新时代的惊天动地,这些变化离不开我们光荣而伟大的党,离不开我们那些可爱又可敬的共产党员们。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时刻牢记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从风华正茂到满头白发,无怨无悔的把青春献给了党。他们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通过《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回顾了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艰辛历程,深刻领会到当年的共产党人为国为民奋斗,舍小家为大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也深深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懂得了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也为自己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提供了更多的能量。我们作为祖国花朵,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积极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吸取养分,主动向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去准备着,让党对我们这年轻一代放心和安心,未来强国有我,社会主义事业有我,中华民族复兴有我。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4】

回首是红星的曙光,抬头是红船的领航

马语含

阅读红色经典——《红星照耀中国》,重走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探寻红色中国的奋斗与发展。回望过去,红色的中国是有血有肉的,红军战士们的精神品质是永垂不朽的……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以史为镜满分/,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我又从历史中去汲取智慧和力量。放眼现在,嘉兴南湖畔的红船依旧带着昔日冲破旧中国的恢宏气势,屹立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扛起民族复兴和共同富裕的大旗……

红色苏维埃,曙光点亮

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起航,红色苏维埃的历史也从此埋下了种子。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于“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第一刹那的印象便非常深刻:这是一个非常机智的知识分子的面孔。或许他是天赋异禀,有着非凡的政治才能,但他此时的成功并非全无预见性,相反,这决非偶然。儿时的他对于封建思想和作派便有着抗拒推翻的欲望,长大以后更是参与并领导五四运动和种种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他的为人处世,精神信仰乃至战事决策单单从这过往的经历中便可窥见一斑。不能说红色苏维埃的一切都归功于毛泽东,但他领导政治和军事的才能和先进的思想以及坚定的信念,无疑是红星簇拥的光芒中耀眼的一束。

还有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围剿,进行战略转移,于是他们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战士们翻山越岭过草地、爬雪山,还要防遭空袭。红军的生活可谓危机四伏,红军的工资可谓入不敷出,但仍然有多数青年,甚至少年、老年加入这个团队。他们怀着积极感的高超的快活情绪,自发引亢高歌。每一位战士尽一份力、发一点光,就足以使这种中国的红星喷发出耀眼的曙光,这曙光可以照亮黑暗的一切,可以亘古不变。

烟雨嘉兴,红船领航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今日的嘉兴,时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华璀璨;时处小桥流水人家,油纸伞青石板漫步烟雨之中,安静祥和。这是一座文化厚重、风景优美的城,更是一座将历史和时代发展接轨的城,一座有红船领航而站在社会发展前沿的城。

在这跨世纪的航程中,一座山峰挺起,挺立的是中国人的脊梁;一个政党勃起,昂扬的是中国人的精神。沿着红船的航向,中国共产党秉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一路劈波斩浪、披荆斩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踏上新征程,进入新时代。瞧啊,它还氤氲着创新的活力!

烟雨江南,最忆是乌镇。置身其中,传统的典雅穿插着现代的元素,前沿的科技创新仿佛能拂过悠悠的湖面与古朴碰撞。自2014年起,这里便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粉砖黛瓦的墙头萦绕的是5G的新活力,迸发的是不断创新的新思潮和新科技。这座枕水而居的古镇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网”连通天下,以“网”筑梦未来,将自己的面庞从烟雨迷蒙的面纱中清晰地展现给世界!

嘉兴,正在新时代的潮头疾驰!

回首是红星的曙光,彪炳史册的领导人物和无数奋斗的红军战士,他们内心的赤诚、意志的坚韧都像星星般熠熠生辉。他们点亮夜空,他们知道光明在前方……抬头是南湖的红船,它将共产党领航,与新时代齐头并进;它怀着红色的初心,携着创新的活力,带领嘉兴迈入未来,带领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明天!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5】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布满层层迷雾,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冒险进入那里,去看清迷雾后的真相。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苏区。经过访问与调查,迷雾背后的真相终于向外界揭开,他将在此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用平实、质朴的文字将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

在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许多红军革命人物,有精力过人、也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有让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也有吃苦耐劳、真诚坦率的彭德怀,有沉默谦虚、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朱德,也有尽职尽责、认真传授知识的徐特立,有极其真诚、四肢灵活的徐海东……这许许多多的革命人物共同构成了这个红色中国的颗颗红星,在革命的夜空中闪闪发光。

这些优秀的革命人物都有火一样的爱国热情,在他们的成长过程都曾或经历或目睹了劳动人民遭遇的各种不幸与艰难,为了不让更多的人遭遇不幸,他们共同选择了革命道路!他们都出身平凡,却都有救国救民的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苏区的劳动人民和红军战士同甘共苦,从不摆架子,不为名利,只为解放中国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日子。

朱德相貌平平,长得不高,却十分结实,身子像铁打的一样。他天性温和,而且沉默谦虚,作为红军的总司令,而是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像亲兄弟一样,从不摆架子。他也常和兄弟们坐在一起,向兄弟们讲话都要脱下帽子,和他们讲故事,一起打球。他吃苦耐劳,和士兵们同甘共苦,闲下来时也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日常生活中像是没有脾气,但对待工作的时候却认真严苛,尽职尽责。他可以说是红军中非常优秀的一位领导人,正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他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他生命。”朱德是一个深受爱戴的人,他为人民的解放而斗争,他的名字已被历史所铭记。

此外,作者也介绍了红军战士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上红军大学,可以学习读书写字,可以看红军剧社的演出,也可以踢球、比赛……对此,作者都曾亲身参与其中。关于长征,作者也写了整整一篇。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在长征途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他们有坚定的信念,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终于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成功会师。他们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吃苦,延续长征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6】

在那段艰苦峥嵘的岁月里,有那么一群可爱质朴的人,有农民,有学生,有社会各界进步人士,他们无一不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白色恐怖的阴云笼罩下,团结一致冲破层层阻碍,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斗志昂扬,大步向前,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

诵读经典,我发现我们崇拜的伟人和英雄人物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可亲,他们也有着生活化的一面。毛主席酷爱读书,生活简朴,工作一丝不苟;周总理是个儒雅的革命者,平易近人;朱总司令果敢勇猛,无畏艰险;彭将军顽强不屈,不向恶势力低头。革命先辈虽出身于平凡之家,却有着一颗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正是他们以凡人之躯,不屈的意志为中国开创一条光明大道。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长征途中一个个小人物为了革命胜利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让战友们肩负他们的遗志继续前行……如“丰碑”一样的军需处长,把棉衣给了更年轻的战士,自己则冻僵在一棵大树旁;以身试毒吃野菜的保卫科科长陈云,在试吃了10余种野菜后中毒昏过去;还有无数吃草根煮皮带充饥的小战士们……历时两年,最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国革命掀开新的篇章。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尤为看重铁路事业发展,这也是我们铁路人砥砺奋斗的方向所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启航新征程,向下一个奋斗目标迈进。

今年的12月3日,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是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生动诠释。一条铁路,两个国家,跨越山河,共享繁荣。12月6日,我国最东端高寒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为我国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新时代青年铁路人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担时代之责,壮中华之脊,强国之力量。书中的英雄的精神历久弥坚,红色的基因薪火相传,我坚信,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7】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斯诺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高中历史课本上“1970年秋天,斯诺和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诺一起来到中国,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主席亲切交谈”。那个时候我总觉得这个洋鬼子不就是来过几次中国,至于这么大肆报道他吗?等真正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斯诺和历史书上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我觉得,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发自内心尊敬、热爱红军的国际友人。斯诺站在一个“老外”的角度,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这片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去真正了解一下“土匪”们的革命精神,去了解一下是什么让他们战无不胜,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告诉读者们“土匪”们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又红又专”,为世人呈现一个较全面也较客观的“中国红区”。

很多人看完《红星照耀中国》,会常用这样几个字眼来评价:“热情”、“魅力”、“气质”、“青春”、“活力”等等。斯诺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有趣的太多,在这我并不想详述全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红小鬼的话。当红小鬼给斯诺端来水,斯诺更正之前的“喂”的称呼,改称“同志”道谢,“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要知道,这些孩子当时只有大概十二三岁。可以看出,即使在那段艰苦的时间里,人们虽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是精神上却有着极高的信仰和信念,这些青年人作为长征中的特殊群体,用自己的青春视角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征程。我想红军长征能够胜利很大部分跟这股“青春力量”不可分割,因为有数据显示,长征时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青春”无论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还是作为一种实际政治力量,对于塑造中国20世纪的作用影响巨大:一般来说,青年倒向了哪边,历史就向哪个方向前进。曾经在《时代》上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对中国“80后,90后”的批判,认为中国“80后,90后”是“自我一代”,既是追求个人发展,不关心公共事务。其实我想,在中国,并不只是单独的一个特定群体“80后或者90后”不关心政治。我所说的“关心政治”并不是指关心某领导人最近又亲切接见谁了,或者某美女到底与某领导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记得我大家在写思想汇报时,常写到“我很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某台某报”。其实我想,你那不是关心政治,是关心宣传。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就是说,人类对公共生活的关心与参与是人类的本能和人性。政治并不比我们去春游野炊时大家自发讨论分配谁带水、谁做饭、谁洗碗,怎么分摊费用。在今天,这种天然的、自发的关心政治的人类本能成为王小波所说的“反熵”行为。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中国青年与美国青年在政治上所表现不同程度的关心,我想并不能归结为“个人觉悟”,政治环境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能够为年轻人参与政治提供一个“无形保障”。我想,红军长征期间,能够大量涌向这样一批的被后人所赞赏的青年,不仅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当时的政治环境也造就了他们这样坚韧的性格。

斯诺的语言诙谐幽默,读来生气盎然。比如他形容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在刀口上跳舞,稍有差迟,便会遍尝天下所有的酷刑,最后脑袋搬家,葬身荒野。但他居然那样谈笑风声,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他说贺龙是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对周恩来的描写就相对的中规中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些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然而,对于毛主席,斯诺则是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在斯诺的笔下,毛主席被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个性的一个人。当我想象着毛主席把湖南不是说成“Hunan”,而是说成“Funan”时不仅黯然失笑。我们不对不承认,毛主席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其历史地位,尽管其在这过程中犯下过缺点。或许毛主席的一生都跟其性格有着极大的联系。少年的毛主席很有个性,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大约18岁的时候,他退学但是拟定了一个自修计划,并且非常认真严格执行,持之以恒。其实想想,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上课时候都很难坚持去上,经常逃课了,更别说,如果退学后还能坚持按自己的想法持之以恒去学习。青年的毛主席是一个热血的青年。他和他的伙伴们,“热心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喊,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种.种的描述,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被官方神化了的挂在城楼上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伟大也不乏缺点的人。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有着女人为他生,为他死的男人。我想毛主席在是属于中国的,他的每根毛发和血管都刻着中国印记。他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虽然他也曾希望通过一种来自西方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但是他发现,中国不是西方,中国是独特的,无法复制他人的,所以他还是要回归他所激烈批判过的传统,他的一生就是从反抗传统到回归传统,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就是历史的重复。作为半个知识分子,他具有敢于行动和实践的胆量。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8】

无论是多年前饱受凌辱的苏维埃,还是现今日益强大的新中国,其实,一直都有一颗红星在空中高高悬挂。

80多年前,红色的中国布满层层迷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满分/冒着生命危险,孤身一人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加封锁的战略根据地。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作者斯诺还采访了众多的共产党将领和红军将领,并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工作,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骄傲与自豪的历史。

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正因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在刑场上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着全中国。80年代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照耀全世界,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向繁荣富强。

上面的这些是网小编专门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初一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9】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具有丰富历史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读物。本书以红色文化为主线,讲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人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读本书,我深感红星照耀中国,激励着我们坚定信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书首先从红色革命的背景和前夜开始讲述。作者通过详细的史料和证据,描述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代理人的腐败和无能,使得中国人民生活在苦难和非人的境地。我从中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历史渊源和必然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红星照耀中国,点燃了人民的希望和热情。


随后,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作者以先进的叙事风格,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牺牲。无论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还是长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自由不懈奋斗。这些历史瞬间让我深感革命英雄们的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为了人民利益不惜付出一切。这些红星照耀着中国,点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书中通过讲述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和革命智慧。我逐渐了解到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指党旗高高飘扬的胜利,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红军指引下取得的一次又一次胜利。无论是平型关大捷还是淮海战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都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伟大胜利凝聚了红色力量,照亮了中国的明天。


本书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伟大建设事业。从抗美援朝战争到改革开放,作者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通过精彩的史料和事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红星照耀中国,预示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现代化的蓝图。


小编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丰富历史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读物。通过阅读本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决心。红星照耀中国,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铭记红色的历史,传承红色的精神,共同追求更加美好的明天。红星将永远照耀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10】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而成的一部纪实性的著作。

顾名思义,“红星”指的是今日中国之领导、如今人民之支柱——中国共产党。本书由外国记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编述而成,其中并不含刻意之褒扬或恶意之诋毁,因而在今天成为了一本重要的历史类著作。

下面,我想从“艺术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实话实说,我并不很喜爱此书的写作风格。我以为,本书中的思想是高深的,是极具启发性的。但它并不适合茶余饭后之消遣或睡前之故事书来阅读。本书语言是朴实无华的,而有时实在过于直白,起承转合也甚是生硬,大段大段的对话,有时甚至有偏向“意识流”的写作倾向,实在无很强的可读性。本人也多次昏昏欲睡,甚至几度有放弃阅读的念头。

不过既然读完了,那么再来谈谈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性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本书所宣扬的“苏维埃主义”是很具有感染力的。这种感染力能给人以振奋与充盈,此种振奋如长路上之亮光,引导着当时中国前进的方向。

在长征的漫长岁月里,试问,为什么诸红军战士能够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对光明的憧憬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而当时之中国,“苏维埃”既是光明之象征,也是救国之道路,因而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战斗不息。所以书中一众红军战士全部秉承着“苏维埃救国”之坚定信念而不断前进,所以全书也有着一种伟大的感染力。

其次,本书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是很值得称道的。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常人都难免会失意颓丧,此时一种乐观主义之精神便不可或缺。试看书中人物,上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下到田亩中几岁的童兵,用埃德加·斯诺的话来说,“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一种憨厚朴实的富有农民气质的笑容”,乐观主义精神立现。

文章的最后,我也想对这些先烈表示由衷之感谢与缅怀!

感谢他们“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奉献精神;感谢他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精神;也感谢他们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横刀立马,与新中国一同扬鞭疾驰的伟大精神!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此话不假。然而,“雏凤”清啸之时,心里总是会记挂着那苍劲有力的“老凤声”。没有他们,哪有这“桐花万里”?没有他们,这“丹山路上”也必是荆棘密布的吧……

相关攻略

相关新闻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