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首页 范文大全 正文

大班数学等分教案

2023-11-06 10:00:04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和课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一位老师每天都需要花时间编写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对于一些新手教师或者教学经验不丰富的老师来说,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并不容易,因此他们常常会寻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素材作为参考。

对于“大班数学等分教案”这个话题,1569下载站为您找到了以下的范文,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灵感。

首先,我们可以从教育理念方面入手。在一份优秀的教案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来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授一门科学课程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探究性学习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着手。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在教授一门语文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通过组织一些课外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从课堂活动的设计方面入手。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教授一门数学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教案和课件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借鉴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素材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以上范文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大班数学等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10种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快速地操作。

2培养儿童的敏感性,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秩序。

活动准备:

公式问题,彩旗,沙袋,篮子,奖杯,红花,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智力大比拼游戏。

现在请选手们对号入座:系红绳子的小朋友坐到红色方正中,系绿绳子的小朋友坐到绿色方正中,胸口算式的得数就是你的座位号。

二、开始游戏

智力的竞争现在开始了。今天的比赛分为三轮。

1.第一轮:必答题:碰球。听游戏规则:你的球和我的球是牌上的数字。每一次全部答对的一队得一朵小红花,答错没有。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2.第二轮:投掷比赛。请听好比赛规则:请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数,然后站**上投到自己队里相应的数篓子里。全部正确的一队得一朵小红花,答错没有。

3.第三轮:抢答题。请听游戏规则:我给一个数,请说一个数的公式等于它。看哪一队的小朋友说得多。答对一题得一朵小红花,答错一题去掉一朵小红花。

4比赛结束后,让我们看看哪个队的鲜花最多。

三、结束部分

今天两队的表现都不错。现在我们一起去庆祝一下吧!请找一个和你一样胸围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出去庆祝吧!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以竞赛的形式贯穿整个节日,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并准确、快速地进行运算。

2从易到难的顺序开始比赛。第一步碰球,复习10以内的组成;第二步投掷,看算式找得数;第三步抢答,听得数说算式。

3.比赛中的三个环节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在第一个环节可以改变一下形式:如一组一个轮流参加碰球,奖励形式也可以改变,如答对的一组得两颗星,打错的一组得一颗星。

4竞赛形式也可以适当增加,如读公式编应用题,看图表编应用题和列公式,看分合式和合作式列式。

大班数学等分教案 篇2

一、 说教材

《9的加法》是《幼儿园整合性家园共育资源包》中《做中学1》下册的活动内容,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二、说活动目标

依据教材的编排思路、结构特点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的知识经验,活动目标我定为:

知识目标: 学习9的加法,能够看图列式,理解图示与算式的关系。

能力目标:观察加法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

情感目标: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重点:9的加法的计算。

活动难点:看一幅图写2道算式。

三、说教法

大班幼儿形象思维方式发展已经相当好,逻辑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阶段既是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根据数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本次活动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谈话教学法:科学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思考。

2、演示教学法:利用PPT进行情境演示,让幼儿更直观的去理解9的加法。

3、游戏教学法:幼儿活动以游戏为主,让幼儿感受数学的乐趣,喜欢数学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说学法

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儿童的年龄越低,越需要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在活动中注意安排幼儿的操作活动,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

1、动手操作:幼儿利用手中的小棒计算9的加法。

2、自主探究:幼儿根据第一组加法的学习,去探究学习第二、三、四组加法。

3、合作学习:幼儿合作分工,完成“送水果宝宝回家”的游戏。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我设为四个环节:

(一)游戏情景导入——游戏:“手指开花”。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手指开花”。老师手指上开出的“花”的数量和小朋友手上“花”的数量加起来是8。

师幼一起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二)游戏活动准备——利用PPT图示学习“9的加法”

1、学习第一组:“1+8=9”和“8+1=9”。

(1)出示第二张PPT(点击出现一个苹果,再点击出现八个苹果,让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根据图示编加法应用题,并列式。

(3)引导幼儿交换加数的位置列式计算。

这一环节让幼儿学习如何根据图示学习9的加法。

2、利用PPT上的图示,让幼儿自己根据图示编加法应用题,自主学习“2+7=9”、“7+2=9”,“3+6=9”、“6+3=9”,“4+5=9”、“5+4=9”这三组加法。

(1)PPT3图示:先出现2个梨,再出现7个梨。

(2)PPT4图示:先出现3个草莓,再出现6个草莓。

(3)PPT5图示: 先出现4只小鸟,再出现5只小鸟。

这一环节让幼儿自主探究9的其他几组加法的运算。

3、引导幼儿观察四组加法算式,感知加法的交换律。

4、师小结,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正确评价。

(三)游戏活动过程——游戏:“送水果宝宝回家”。

1、师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个水果宝宝图片,图片后面有一个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结果以后送回到相应的屋子里面。送错的小朋友要表演一个节目,送对的小朋友得到奖励。

2、师幼听音乐一起游戏,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3、小结游戏:送错的宝宝表演节目,送对的宝宝得到奖励。xz1569.coM

这一环节让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四)游戏活动延伸:我们家的数学

幼儿在家和父母一起找找家里的数学,并列出算计算一下。比如:我们家有一个男的,两个女的,一共有几个人?我们家有五个大盘子,三个小盘子,一共有几个盘子等等。

这一环节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道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大班数学等分教案 篇3

一、 说教材

《9的加法》是《幼儿园整合性家园共育资源包》中《做中学1》下册的活动内容,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二、说活动目标

依据教材的编排思路、结构特点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的知识经验,活动目标我定为:

知识目标: 学习9的加法,能够看图列式,理解图示与算式的关系。

能力目标:观察加法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

情感目标: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重点:9的加法的计算。

活动难点:看一幅图写2道算式。

三、说教法

大班幼儿形象思维方式发展已经相当好,逻辑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阶段既是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根据数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本次活动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谈话教学法:科学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思考。

2、演示教学法:利用PPT进行情境演示,让幼儿更直观的去理解9的加法。

3、游戏教学法:幼儿活动以游戏为主,让幼儿感受数学的乐趣,喜欢数学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说学法

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儿童的年龄越低,越需要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在活动中注意安排幼儿的操作活动,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

1、动手操作:幼儿利用手中的小棒计算9的加法。

2、自主探究:幼儿根据第一组加法的学习,去探究学习第二、三、四组加法。

3、合作学习:幼儿合作分工,完成“送水果宝宝回家”的游戏。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我设为四个环节:

(一)游戏情景导入——游戏:“手指开花”。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手指开花”。老师手指上开出的“花”的数量和小朋友手上“花”的数量加起来是8。

师幼一起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二)游戏活动准备——利用PPT图示学习“9的加法”

1、学习第一组:“1+8=9”和“8+1=9”。

(1)出示第二张PPT(点击出现一个苹果,再点击出现八个苹果,让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根据图示编加法应用题,并列式。

(3)引导幼儿交换加数的位置列式计算。

这一环节让幼儿学习如何根据图示学习9的加法。

2、利用PPT上的图示,让幼儿自己根据图示编加法应用题,自主学习“2+7=9”、“7+2=9”,“3+6=9”、“6+3=9”,“4+5=9”、“5+4=9”这三组加法。

(1)PPT3图示:先出现2个梨,再出现7个梨。

(2)PPT4图示:先出现3个草莓,再出现6个草莓。

(3)PPT5图示: 先出现4只小鸟,再出现5只小鸟。

这一环节让幼儿自主探究9的其他几组加法的运算。

3、引导幼儿观察四组加法算式,感知加法的交换律。

4、师小结,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正确评价。

(三)游戏活动过程——游戏:“送水果宝宝回家”。

1、师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个水果宝宝图片,图片后面有一个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结果以后送回到相应的屋子里面。送错的小朋友要表演一个节目,送对的小朋友得到奖励。

2、师幼听音乐一起游戏,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3、小结游戏:送错的宝宝表演节目,送对的宝宝得到奖励。

这一环节让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四)游戏活动延伸:我们家的数学

幼儿在家和父母一起找找家里的数学,并列出算计算一下。比如:我们家有一个男的,两个女的,一共有几个人?我们家有五个大盘子,三个小盘子,一共有几个盘子等等。

这一环节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道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大班数学等分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数与物的对应

2、感受做点心师的愉快气氛,体验合作的感觉

活动准备:

音乐、彩泥、纸盘、自制的席位卡、厨师帽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

师:这段时间,我们都在研究好吃的食物。我想问问家,你们吃过那些好吃的点心?是什么样子的?

幼:面包、饺子、油条、饼、芝麻饼、汤圆……

(幼儿说到饺子、油条、汤圆、芝麻饼其中的一种,教师让幼儿说说这种点心的样子,并在黑板上出示所对应的图片)

师:你们知道那么多种类的点心,那你们知道在哪里可以吃到点心吗?

幼:小摊、饭店

师:今天啊,我也来到了一所饭店,看到饭店的桌子上有一张牌子,牌子上是数字几呢?

幼:11

师:这就表示是11号桌,你们我猜猜,牌子的背后是什么?

(引导幼儿猜出牌子的背后有图片、数字)

师:如果是数字几,就说明客人需要几个这样的点心。如果是5呢,我们的小小点心师就要做5个饺子。(换一张卡)如果是这张,应该做什么呢?对了,我们客人啊,就需要这几个,多了,他们可能会觉得怎么样啊?少了呢?嗯,要不多也不少。哎,你们想不想来试试做些点心呢?

幼:想!

师:今天啊,在座的朋友都是小小点心师。我们要进行点心制作赛。待会儿呀,我们还要组成临时家庭呢,2个朋友组成一个家庭,找到朋友以后,就做到小椅子上。我会给你们发小小厨师帽哦,音乐开始,我们就根据厨师帽上的数字找桌子,找到桌子以后就可以做点心了。桌上有做点心的各种工具。音乐结束以后,每个家庭请一位成员把点心端上来,另一位朋友把桌上的牌子拿在手上坐好,我请拿牌子的朋友介绍你们家庭制作的东西。我们还要评比,有奖品的哦!

(二)操作活动

师:现在,请你们起立,找啊找,找啊找,找到两个好朋友。

师:好了,第一个找到小椅子的朋友,拿到一号厨师帽。(分发帽子)帽子分好了,待会儿,你们去找自己的小桌子。准备好了吗?

(开音乐,幼儿进行分组操作)

(三)交流讨论

(教师关上音乐,幼儿做到小椅子上)

师:我们来看看,你们这些点心师们做的点心怎么样。

师:你是第一个做好的,你先来介绍,你是几号桌的点心师呀?我们来看看你做了几个。

师:你做的'饺子真漂亮!来看看你做了几个饺子。

(教师手指点数,幼儿数数)

师:你们觉得哪些点心师能得到奖牌呀?

(从数量,外型,速度等方面评出一些奖)

3、班数学礁班数学礁--认识球体_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幼儿园班数学礁:班数学礁--认识球体_,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助,仅供参考。

幼儿园班数学礁:班数学礁--认识球体

目标:1.能说出球体的名称,知道球体的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准备:1.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筐内有乒乓球、圆片纸、铅笔、操作材料各一。

3.教师演示用的俘,教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

过程: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4.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5.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小结: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6.找找哪些东西是球体的?

请幼儿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的球体形状的,说说为什么要做成球体形状?

8.活动结束。

4、班绘本礁礁小老鼠和老虎

大班数学等分教案 篇5

三、简单认识钟面,初步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转关系。

1.小朋友想不想和时钟做朋友呀?那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钟吧!让我们邀请兔子来介绍它

2问:钟的表面是什么?(针和数字)请说出这12个数字。(主要认识分针和时针)较长的针叫什么名字?(分针)最短的针叫什么名字?(时针)

三。初步了解分针和时针的操作关系

(1) 问:时针和分针的速度是一样的吗?谁走得快?(鼓励幼儿互相讨论)

(2) 让我们让兔子告诉我们

(3) 老师总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表示1小时

[活动评价:本项活动由多**课件情境导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欲望。通过组织看多**课件和指导幼儿亲手拨纸片时钟,把抽象思维和直接触摸结合起来,能较好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幼儿与教师互动对时钟的辨一辨、读一读,拨一拨,能让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

四、认读整点和半点

那我们怎样认读时钟表示出的时间呢,我们请小兔来说一说(放课件)

1.认读整点

(1)教师小结:当分针指在数字12就表示整时或者叫整点。时针指在数字几就表示几点。

当分针指向数字12,时针指向数字1时,表示1:00;当分针指向数字12,时针指向数字2时,表示2:00

(2)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复习认读整点(放一日生活***)

提问:小朋友,我们每天几点来幼儿园?(8:00)中午几点吃中饭?(12:00)您几点放学回家(4:00)?请你们用小兔送给你们的小时钟拨一拨吧!

2.认读半点

当分针指在数字12就表示整点,当分针指在数字6又表示什么呢?我们请小兔说一说(放课件)

(1) 老师总结:当分针指向数字6,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中间时,表示半分。(出示表示半点的时钟)那这面时钟表示几点半呢?

然后我们要看时针经过的是哪个数字,或者比较时钟两边数字的大小,哪个数字更小,也就是说什么时间是半过去的。(教师示范讲解)3:30、7:

30、9:30

(2)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复习认读整点(放一日生活***)

问题:孩子们,我们每天早上几点做早操?(8:30)你中午几点起床?(2:30)请你们用小时钟拨一拨吧!

[活动评价:本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利用多**课件,形象、直观、鲜艳的画面,极大地调动了幼儿观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去思考;运算法是儿童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幼儿结合一日生活,通过自己拨时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学习,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3)特殊开会时间:12:30

(出示表示12:30的时钟)小朋友,这是表示几点半呢?这个时间有些特殊,分针指在6,时针指在12和1的中间,数字1虽然比数字12小,但时钟表示的时间是12:

30,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五、做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复习认读整点和半点

(1)讲解游戏规则:小兔现在要和小朋友们玩个“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你们愿意玩吗?小兔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

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小羊几点了?”老狼就双手拿着一个钟拨时间,请小羊来说时间。小羊如果说对了,老狼就会发奖品给小羊,如果说错了,小羊就要退出游戏,小朋友听清楚了吗?

(2)组织幼儿做游戏

[活动评价:游戏法是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幼儿能一边玩一边快乐地学习。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6、 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工作、按时休息的良好习惯

今天我们知道时钟,时间很宝贵,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做一个守时的好孩子。已经很晚了。我们该回家了。让我们跟兔子说再见吧!(放**)

大班数学等分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大班数学活动《谁先吃桃子》根据数学绘本改编而成。绘本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故事中六个动物围绕谁先吃桃子展开了有意思的争论,并且根据各自明显的特征进行排序。PPT教学在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活动利用自制的P盯画面形象地展示了小动物争论排序的全过程,并展示调整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同样的几次排序活动,由易到难,层层深入,Plyf的直观形象设计巧妙地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比重经验的不断建构。

二、说教学目标

1 、结合动物的某一特征按指定要求进行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2 、学习运用观察、比较、类推等方法比较动物的轻重。

3 、能细致操作,并大胆讲述操作结果。

三、说教学准备:

(1)PPT课件:《谁先吃桃子》

(2)动物图卡、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铅笔橡皮若干。

四、说教法

本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观察法2 、提问法3 、直观演示法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活动流程,

重点介绍P盯课件在整个环节中重要的作用。活动流程}环节分析

第一环节: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师(点击课件):它们都是谁?(PPT出示六种动物画面)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饵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这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桃子?(PPT出示桃子画面)

师:动物们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桃子,哪谁先吃好呢?

本环节通过观察六种动物的典型特征,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好铺垫。而桃子的引出,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幼儿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情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在课件中,出示六种动物和桃子的画面,让幼儿看到生动形象的动物,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动物特征。

第二环节: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截取绘本中的图片做成PPT

1 、观察按动物嘴巴大小、耳朵长短排序图

师:(出示按嘴巴从大到小PPT排序图)一开始娜鱼要按照嘴巴的大小来吃桃子,嘴巴最大的第一个吃,嘴巴最小的最后吃。看看,谁的嘴巴最大呢?接下来是谁?

师:兔子不同意,猜猜长耳朵兔子想按照什么顺序来吃桃子?(出示按耳朵从长到短PPT排序图)小动物们是怎么排的?谁在第一,谁在最后?

2 、按动物个子的高矮排序长颈鹿不答应了,它要按照动物个子的高矮来排序,他们这样比公平吗?(出示PPT图片)那应该怎么比才公平呢?

请小朋友在记录板上操作,提醒孩子要把动物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较,然后按“从高到矮”的顺序进行排序。(点击画面)

为了引发孩子仔细观察及比较,在进行PPT画面观察时,特意把动物的嘴巴和耳朵进行了处理,让它们动起来,这样既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醒幼儿进行细致的比较,进一步凸显P盯的功能。

“怎样比才公平?”是孩子认知的关键点,在引发孩子讨论的基础上,为了让孩子获取公平比高矮的经验,首先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同时在P盯画面上运用红色横线让孩子进一步明确比高矮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较才是公平的道理,这样可让幼儿掌握科学比高矮方法。在操作卡设计上,同样通过红线加以提示。

3 、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讨论比较轻重的方法。师:犀牛说“不行,我要按照体重的重和轻来决定吃桃子的顺序,最重的第一个吃,最轻的最后一个吃。那体重应该怎么比呢?你有什么好办法?(点击画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子跟石头比体重,谁重谁轻呢?跷得高的一头表示重还是轻?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师:小动物用跷跷板来比体重了,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与动物体重相接近的石头,石头多的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继续点击画面,出示记录单)

(2)第一次操作

每个幼儿一张操作卡,引导幼儿观察石头的数量,然后用数字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数字记录在对应的动物

本环节比较动物的轻重是活动的难点,所以在画面的处理上要既简洁又清晰,便于孩子观察。特别在示范猴子与石头比轻重时,让跷跷板同真的一样翘起来,使孩子巩固已有的认知经验,知道怎样来比较谁重谁轻,为接下去的活动做好了铺垫。接着再出示所有动物比轻重的画面,请孩子进行观察记录,学习根据记录的石头的数量来给动物们从重到轻排队。

数一数几块石头,就在下面对应的空格中填上数字。

展示个别孩子的记录单,请其他孩子对照验证自己记录结果。

幼儿操作活动在这里采用了记录单,在记录单的设计上基于对大班孩子认知能力的考虑,设计了两个障碍,这样孩子既要总体参考石头数量的多少进行比较,又要通过两两比较类推来进行判断,使活动更加具有挑战性。为了突破活动难点,首先让孩子运用已有经验,讨论运用跷跷板比轻重的方法,然后借助记录单的方式直观展示给孩子,点击画面出现了一个答案,更直观地让幼儿理解记录的要求。

(3)第二次操作

引导孩子根据石头数量的记录和跷跷板图,帮小动物来比比谁重谁轻?

(4)讲解操作卡:重点与孩子讨论为什么猴子和兔子都是三块石头,小猴比小兔重?长颈鹿和鳄鱼都是九块石头,为什么长颈鹿比鳄鱼重?

(5)操作错误的孩子进行纠错。

对孩子操作结果的展示通过投影仪来完成,特别对操作错误的记录单大家一起通过投影仪的展示来进行集体纠错。

4 、初步了解逆向排序

师:毛毛虫不答应了,猜猜为什么它不答应?

师:如果反过来排的话,会怎么样呢?

首先出示正向排序(点击画面,按身高从高到矮排列),再一起给动物从矮到高排(点击画面)然后出示正逆排序图(点击画面)让孩子感知逆向排序后,毛毛虫都是第一名。

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第三环节:品尝挑子

1、师(点击图片):最后毛毛虫与其它动物一起分享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继续引发孩子对排列的探究欲望)

在这里借助PPT画面,把正向排序和逆向排序的画面放在一起,整个画面对比强烈,较好地让孩子感知正逆排序的相对性和可变性,从而领悟大小、长短、高矮、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在师幼、幼幼的抛接中,活动重点迎刃而解。

最后环节“大家一起品尝桃子”是一个有趣的结尾,让幼儿在感受分享的同时,又使“让谁先吃好呢?”的线索贯穿始终。

相关攻略

相关新闻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