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首页 范文大全 正文

鸿门宴教案范例

2023-11-20 10:07:00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鸿门宴教案"的问题。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因此教师会精心设计每份教案课件的重点和难点。教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方法。我相信这篇文章能够给您提供有益的信息!

鸿门宴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说出“王”“纳”等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能阐述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及其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的方法;能在赏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的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受性格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能对历史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难点】:能对历史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重点】:能阐释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及其效果。

【教具】:板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基本疏通了本文的字词,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同学们都知道,鸿门宴在楚汉相争中具有序幕的地位,然而有人说,鸿门宴虽然是楚汉相争的开端,却早就能看出最后的结局是谁胜谁负。学完今天的课,也许对此,我们会有自己的答案。

二、分阵营

既然鸿门宴是场饭局,那么我想请问同学们,都有哪些人参加了这场饭局呢?

(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项庄)

谁和谁是统一战线的呢?

(刘邦、张良、樊哙:刘邦阵营)

(项羽、范增、项庄:项羽阵营)

我们似乎遇到了一个问题:项伯到底应该划分到哪个阵营?是应该归入到项羽队?还是刘邦队?如果划分到刘邦队。为什么?(因为他帮助过刘邦)怎么帮的呢?(一是通告消息,二是在宴会上“以身翼蔽沛公”什么叫“翼蔽”沛公,说明项伯对刘邦是真心的)

那项伯为什么要帮刘邦呢?什么理由?

三、析刘邦

(项伯和张良有交情)这个交情怎么样?靠得住吗?你能找到依据吗?(项伯杀人,张良“活”之,有救命之恩)

这个交情看起来蛮牢靠的,那同学们,你们觉得项伯是不是完全卖张良面子,才帮刘邦的?刘邦自己有没有发挥作用呢?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邦的个人行为促使项伯帮助他呢?

1、兄事之。

2、约为婚姻。

3、说了一番话

A吾入关……而待将军(陈述事实,有说服力)

B所以遣将守关……非常也(偷梁换柱,半真半假)

C日夜望将军至(说谎,全假)

刘邦的话是虚实结合,真假参半,最让人难以琢磨,但想想又有道理,所以能让项伯选择相信刘邦的话。

如果是你,你能说出这三句话吗?为什么刘邦能说出这样的话?

(刘邦是个能屈能伸,随机应变/虚伪善变、工于心计的人)

四、析项羽

那这样讲起来,刘邦买住了项伯,项伯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内奸。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以及最后败给刘邦,都要怪项伯咯?项伯是不是应该承担所有责任?项羽自己应不应该承担部分责任?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左右讨论下,你从本文的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依据。如果你没有依据乱讲,那项羽要生气的,项羽的粉丝也要生气的,所以我们讲话要有理有据。

闻知刘邦拒关欲王关中,即大怒欲攻之。(性格暴躁/率真)

项伯夜见沛公而不追究项伯,反听信项伯之言。(头脑简单/直率单纯)

暴露曹无伤。(幼稚/单纯)

范增数次暗示(数目项王)而不应。(妇人之仁/仁慈)

樊哙入帐,杀气颇重,却壮士呼之。赐之酒食。(敌友不分/爱惜勇士)

刘邦逃走而不追。(犹豫迟疑/仁慈大度)

我们从这些事情当中,分析发现,项羽自己在这次历史事件中错事了多次杀掉刘邦的机会,以致养虎遗患,兵败垓下。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能不能从这些事情中分析下项羽的性格?

我们这样分析项羽的性格,实际上潜意识里是站在胜利者的立场上,说项羽这么笨笨的,蠢蠢的,好无能。可是我要说,我就喜欢这样的项羽,你能认可我的观点吗。如果你认可我的观点,你觉得文中项羽的哪些言语哪些行为能让你觉得喜欢他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我们换了一个角度看项羽,发现他变可爱了;那我们现在回头,也换一个角度看刘邦,会发现刘邦就变了,变可怕了。

五、结语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鸿门宴》,分析项羽、刘邦的任务性格,透过任务性格,感知人物形象,也在此过程中,尝试对历史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我们发现,站在不同的立场,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阅读过程中,也能多多做这样的思考。今天的作业是完成学案(四)。谢谢!

鸿门宴教案(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必修5本书共有文言文单元5个,17篇文章。涉及了5个方面的文章类型:古代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人物传记和古代抒情散文。《鸿门宴》属于古代记叙散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所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

编者希望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希望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

2、了解文言实词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的一些规律,理解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识。

3、学习本文紧凑地安排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4、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述精神,树立正确的读史观,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教学难点为:文言实词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全面多角度分析

二、说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更多注重学生的活动。

三、说设计意图: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四、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学法指导及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五、说教法

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决定本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

“目标导学”即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关于朗读、积累的教学。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分组归纳和小组讨论交流等。

“迁移创造”是将阅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让学生创编课本剧《鸿门宴》等。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设计运用录音带、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并印发课文翻译等文字资料。

创新构想:在学习文言知识及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课本剧,以深入理解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形象

六、说教学过程

(一)翻译理解部分。

我设计的是两个环节。

学生活动:一是让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

二是让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

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易,并且是典范的记传性文体,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容比较易于理解和翻译。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要求学生点出重点实词、框出通假字,主要是为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异读现象、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的词语,并进一步得出规律,指导今后的文言文学习。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难点。要求学生标出有活用现象的字和划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两点考虑:

教师小结:

1、积累一定数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导学生加以分类,找出每类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

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由学会一个到会学多个。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用符号法表示重点字句的好习惯,如点、框、圈、划线等符号应约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及复习。

我的提示着重归纳了实词“幸”“如”“举”“谢”等,名词活用、使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和省略句,全部采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学生填充相关内容,既是训练又是归纳。

(二)分析人物部分。

学生活动:学生上演自导自演的课本剧,主要人物:项羽、刘邦、项伯、范曾、樊哙、张良等,其他同学进入情景观看并分析

教师活动: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

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活动教师启发: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

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并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这是两个假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

设置这道题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组人物的对比塑造,为总结人物刻画方法作伏笔。

(三)刻画方法部分。

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所以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快归纳出来。

(四)课堂延伸部分

我引用列宁的比喻——有时历史的发展就像一个人想要进入一大串房间中的一间,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另一个房间——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作业布置:

一联系情节背诵第三、四段;

二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鸿门宴”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五)板书设计:

最上方两行分别横写标题“鸿门宴”和“司马迁”。板书重心是项羽、刘邦的人物分析:上半部分左边横写“项羽”,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自矜功伐、为人不忍”,右边对应其形势的转化情况“主动”到“被动”;下半部分左边横写“刘邦”,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能

屈能伸、狡诈果断”,右边对应“被动”到“主动”,各自用线相连,上下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板书设计可以突出本文人物传记的特色和人物的鲜明性格及由此产生的形势逆转,是为教学重点的突出服务的。

七、说创新构想:

学生对文言文有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也很有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扫清字面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对人物性格的分析。

八、方案实施过程问题:

1、学生文言基础还需继续巩固加强

2、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易流于单一化,教师应适当启发引导,使学生全面多角度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鸿门宴教案(篇3)

【教材分析】

《鸿门宴》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3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都选自史传性文学作品中。《鸿门宴》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是本章节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体现了《史记》对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的技巧。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学生曾学过《史记陈涉世家》,但篇幅较短。学生在初中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但对于长篇的古代记叙散文的解析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在关键时刻对学生的点拨。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文中出现的古文字词和句式。

2、了解鸿门宴的事情经过以及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

3、从项羽人物性格弱点分析悲剧结局的原因,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确认识鸿门宴会斗争的性质,实事求是地评价有关人物。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多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

2、分析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朗读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垓下歌》。

《大风歌》《垓下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时不利兮骓不逝。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是刘邦率兵即将大局初定时唱出的`,首句既是描写客观自然现象,又暗语当时的风云局势。第二句表现了初定天下,荣归故里的得意之情。最后一句传达出一种激切而又忧虑的盼望。全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壮,极富帝王的霸气。而《垓下歌》是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前夕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无可奈何的叹息。全诗透露出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楚汉争霸最终以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结束,楚汉争霸中,刘邦项羽是如何斗智斗勇的?项羽是如何从风光无限一步步走到了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悲凉局面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汉争霸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鸿门宴。

文言知识学习: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结合课下的注释整理文中重点字词、句式疏通文意,并标注出无法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主要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距—拒:把守、抵御

内—纳:接纳、纳入

要—邀:邀请

倍—背:背叛、背弃

蚤—早

郤—隙:隔阂、嫌怨

(二)一词多义

谢:道歉、认错: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辞别、离开: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酌,不能辞。

感激: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因:就、便: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乘机: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为:介词,替、给:为击破沛公军。

对、对于:为之奈何?

被:若属皆且为虏。

④充当、担当:使子婴为相

⑤构成“何…为”格式,表示疑问或感叹:何辞为?

从:①跟随、追随: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使跟随、率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挨着:樊哙从良坐。

5:如:①只是: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至、往:沛公起如厕

(三)重点实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前往、到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披帷西向立:分开、打开、劈开(披荆斩棘)

加彘肩上:置放、安放(两手加额)

大行不顾细谨:考虑、怜惜(奋不顾身、顾虑)

会其怒:恰巧遇到(会天大雨,道不通)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结语:大家知道秦末是个群雄竞逐的时代。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从文章开头我们已经知道最后是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驻军霸上。既然有约在先,为什么项羽还要击打刘邦军?项羽设鸿门宴的意图何在?在鸿门宴上双方是如何争斗的?这些问题在文章中都能得到解答,所以请同学在课后结合今天所学字词,再次阅读文章,理解文意,列出文中事件的提纲,并画出人物关系表,我们在下节课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探寻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一、初步疏通:让同学展示所列提纲和人物关系表。

事件提纲:

宴前:无伤告密→夜访张良→沛公约亲→项伯说情

宴中:沛公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宴后:沛公逃席→张良谢罪→诛杀无伤

籍别楚汉

君王项羽刘邦

谋士范增张良

武将项庄樊哙

间谍项伯曹无伤

军力40万10万

人物关系表:

二、整体感知:通过列提纲和画表格,我们对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关系已经清楚了。项羽军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兵力,这样悬殊的实力,项羽怎么甘心就让刘邦称王呢?所以他扬言要攻打刘邦军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鸿门宴》中双方出现的人物几乎都是一一对应的,双方冲突的力量是并驾齐驱的两条线,项羽一方有他的准备、调度等,刘邦一方也有他一系列的应付措施。那么双方是如何斗智斗勇的?围绕这个饭局,始终透露着暗藏杀机、剑拔弩张的氛围,请同学思考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的刘邦是如何化险为夷,从杀机四伏的鸿门宴中金蝉脱壳的?

首先是讨好项伯。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成为帮他扭转局面的关键人物。

其次是刘邦高超的说话艺术。刘邦见项王说出的一番话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极大的信息。一上来刘邦就开始拉拢感情:我与将军合力攻打秦军,告诉项羽我们是战友,而非敌人。刘邦用双方过去的合作关系来转换当前的敌对关系,这就模糊了项羽的政治警觉;然后将必然事件转为偶然事件:我是不经意就先入了秦关,并非是我的主观意愿,刘邦避重就轻,将双方的冲突说成小人挑拨的结果,既淡化到了矛盾,也给项羽台阶下。而在整个讲话过程中,刘邦一直保持着低姿态,一口一个“将军”,一口一个“臣”,极大的迎合了项羽爱面子、图虚荣的心理。而这招也非常管用,不但成功化解了项羽的怒气,而且还诱导项羽说出了藏在自己内部的奸细。

再次是樊哙闯帐营救。“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樊哙无所顾忌,无所畏惧的忠勇形象得到项羽的欣赏,樊哙讲话跟刘邦讲话中心大体一致,只是各有侧重。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软硬皆施”了。

刘邦集团精彩的一唱一和最后攻陷了项羽的心理,让项羽把设宴的最初目的抛于脑后,使项羽的情绪由怒转为喜(刘邦的恭维),再转为愧(樊哙的秦王不义之说),错过了除去刘邦的最佳机会,让刘邦看准机会,逃离鸿门宴,从而导致后来形式的逆转。

三、结语:通过对刘邦逃席过程的分析,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故事线索有了细致的了解。那同学们看课下的注释,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选自司马迁《史记》的《项羽本纪》,也就是说这是项羽的传记。既然是人物传记,就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文本,看看司马迁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我们将在下节课进行讨论。

第三课时

导入:刘邦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项羽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请同学用适合的词语填空,并说说你的理由。提示:从文本中找出关于刘邦、项羽的描写(包括神态、语言、动作、行为等)

可能出现的答案:

刘邦:阴险狡诈、老谋深算/能言善辩、善于观察形势(拉拢项伯)

懦弱无能/能屈能伸、谦卑隐忍(为之奈何?对项羽的称呼等)

知人善任、识人之智/两面三刀(听取张良建议;大骂鲰生糊弄项伯等)

项羽:自矜功伐、寡谋轻信(大怒、急击等)

刚愎自用(不理睬范增的示意)

优柔寡断/坦诚直率(杀不死刘邦)

贪图虚名/重情重义(义)

有勇无谋/英雄相惜(对樊哙的态度)

妄自尊大(座次之分)

知识拓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发现这些词里很多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却反差强烈。同学们对于这两个人物的评价都带着自己的喜好。那么本文的作者司马迁对这两个人物是怎样的一个态度呢?如何理解司马迁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

(引导学生阅读扩展材料《项羽本纪》其他经典片段(如斩杀宋义、乌江自刎、大史公曰等);《高祖本纪》片段等,分析讨论司马迁对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

在《史记》里我们看到的项羽是有情有义但却自矜功伐的悲剧英雄,刘邦懦弱无赖而又有大智慧大胸怀的伟大帝王。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将其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更要看到他的多面的、立体的形象。

课后作业:在《鸿门宴》中还出现了许多关键人物,如项伯、范增、张良、樊哙等人,但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请同学们在课下立足文本,结合相关史料,对其中一位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写一篇500字的短文。

【板书设计】

沛公约亲

夜访张良

宴前:

无伤告密项伯说情失去警惕

樊哙闯帐

项庄舞剑

坐失良机

鸿门宴范增举玦

宴中:

沛公谢罪

沛公逃席

宴后:放虎归山

张良谢罪

诛杀无伤

牟丹

鸿门宴教案(篇4)

一、说教材

《鸿门宴》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六课。本文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古代记叙散文,在内容上,作者通过把巨大的历史事件与丰富的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从人物的性格、语言以及人物冲突等几个方面,将刘邦虽贪财好色,但有勇有谋;和项羽虽气拔盖世,但有勇无谋的人物性格进行鲜明对比,揭示了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发人深省,给后人以启示。在语言上,作者在传记文学著作上,具有独创精神叛逆情感,所以他能自觉地靠拢人民向民间语言学习;受有明显的影响。许多民间传说与歌谣谚语,都成为作者创作思想与创作语言的重要来源,构成作品的新鲜血液。使它的语言艺术,推进到中古时期散文文学的一个新的高峰:浅切、明白、活泼、朴实。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首古代记叙散文,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现刘邦、项羽、项伯、张良、樊哙等人的人物性格。但是学生对于评价人物还只存在片面的评价,不能够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没有科学的历史观,所以应多加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常识,学会辩证性地分析人物,评价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人物对照的方式,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诵读全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学习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学会辩证性地评价历史人物,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教师导读法;角色扮演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伊始,我会以谈话法和借助多媒体演示棋盘的图片吸引学生兴趣,并设疑:为什么贪财好色的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取得胜利,而无论在兵力上还是人心上都略胜一筹的英勇善战的项羽却失败了呢?通过这种导入方式,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带着问题去理解文章。

(二)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语感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整体感知环节:

首先,我先会向学生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史实,从而对司马迁先生和他的作品《史记》有着初步的了解,学习司马迁先生虽在狱中受辱,但是却意志坚定,饱受艰辛完成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其次,我会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解决生字词,通读并翻译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并设置问题:在鸿门宴这个故事中地点上有什么改变?我将在学生回答问题基础上总结得出:

①(第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宴前)。

②(第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宴中)。

③(第5、6、7段),述会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宴后)。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对宴前、宴中和宴后的文章脉络有着清晰明了把握,从而为接下来的深入研读环节,品析重点词句和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

(三)拓展延伸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环节设计为:

请7名同学分别代表项王、项伯、刘邦、张良、樊哙、范增、项庄按照书中情节,分角色扮演。注意文章人物性格和语气。

通过这样的环节设置,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深入的体会多样的人物性格,体会项羽失败而刘邦胜利的原因。

(四)小结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的学习观。

所以小结环节:我将采取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回顾本堂课的内容,这样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让学生把握文章内容。

作业环节:课下搜集有关诗人记叙描写项羽的诗作,下节课进行分享。通过这样的作业设置,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分析历史人物。

鸿门宴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注意个性化语言及对照手法的运用。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

3、提高把握词类活用语言现象的能力。

4、从项羽人物性格的弱点分析,探讨悲剧结局的原因。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这场斗争的内容错综复杂,涉及众多的人物,情节波澜起伏,以学生的阅读速度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完全熟悉的地步,但又需对人物言行熟悉。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时代背景;楚汉之争

前209年7月陈涉起义。9月项羽、刘邦起事。

前208年12月陈涉死。6月立楚怀王为共主。9月怀王遣项羽北救赵,遣刘邦西击秦。

前207年10月秦将章邯破邯郸。11月项羽渡河,12月以5万大破秦军40余万,章邯投降项羽。

前206年10月秦子婴投降刘邦。12月刘、项会于鸿门。

前20xx月戏下之会,会后刘邦迁南郑。

前205年4月刘邦合诸侯兵伐羽至彭城,羽以3万兵破汉兵56万。

前204年4月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刘邦逃离。

前203年9月刘、项讲和,划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

前202年10月用张良、陈平计追项羽,大败。12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兵败垓下,自刎而死,楚汉之争结束。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统一天下转道故乡沛县时作。)

解说:公元前195年,刘邦率兵击破淮南王英布的叛军。西归途径故乡沛县,与父老乡亲宴饮,席间唱出了这首《大风歌》。

首句气象不凡,风起云涌,既是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又暗喻当时的时代风云,这句为全篇抒发豪情壮志交待了背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是说刘邦自己平息叛乱后荣归故里,“威加海内”掩饰不住的是一派得意之情。最后一句却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和激切的希望:大计初定,急需有志有识、有勇有谋之士效忠刘氏王朝、安定四方。全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壮,极富帝王气派。

这是一种楚辞体式的诗歌,节奏明晰有致,音律铿锵,适于歌唱。这正与刘邦做为一个帝王的身份暗合,也与酒酣之际脱口而出的情景相应。历史上的刘邦起兵抗秦,建立西汉,势及四方,这首歌正抒发了他作为一个帝王的雄图伟略和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慨。刘邦作诗不多,这一首由于凝聚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图谋霸业的壮志,气吞山河,因而具有历传千世而不移的魅力。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解说: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骓——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崐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二、简介《史记》的文体知识,并简介时代背景。

1、我国古代历史散文有哪三种体例?请分别举例。

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

2、“前四史”

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

3、简介《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

书八篇 记各种典章制度

表十篇 记大事年月

本纪十二篇 记历代帝王政绩

世家三十篇 记侯国兴亡

列传七十篇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

4、简介作者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出身史学世家。父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少时随父到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并开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的遗愿。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5、解题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精彩的一段,文中详细地记载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双方紧张、惊险的场面,揭示了刘、项两大势力间的矛盾,刻画出项、刘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刻画了张良、樊哙、项伯、范增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6、与本文时代背景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故事。

钜鹿之战 破釜沉舟 作壁上观 约法三章

破釜沉舟:打破饭锅,沉掉渡船。比喻下定决心,一拼到底。

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观看。后多比喻从旁观望,不予帮忙。

约法三章:约定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顺口。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

检查一:正音

2、请读标题,并围绕标题,结合课文内容,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梳理文章结构。

检查二:整体感知

本文以为中心,以“为线索,按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

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构成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人物关系表

项羽争王对手刘邦

曹无伤(左司马)告密;被出卖项羽

项伯(季父)有恩,告密张良(谋士)

项庄(堂弟)刺杀刘邦

樊哙(部下)闯账,责项项羽

项伯(季父)约婚,说项,翼蔽刘邦

范增(亚父)

检查三:整体感知

一、无伤告密第1段

二、夜访张良

三、项伯说情

四、沛公赴宴

五、鸿门饮宴

六、项庄舞剑

七、樊哙闯帐

八、樊哙力斥

九、沛公逃席第5、6段

十、诛杀无伤第7段

开端--无伤告密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项约婚

项伯游说

高潮--刘邦请罪项王留饮范增举玦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逃席张良留谢诛杀无伤

作业:

1、熟读课文,做文后第三题。

2、归纳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古代语言现象。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1-4自然段,把握重点字词、特殊句式,理解文本内容。

(一)第1自然段:

故事的开端

1、朗读,就文中自己不理解的、有疑点的语句提问。

第1自然段重点字词

(1)、“沛公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军,驻军;王(wàng),称王。名词用作动词。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沛公居山东时:

鸿门宴教案(篇6)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二、教学设想: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有樊哙 目 目眦 按剑而跽

卮酒 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鸿门宴教案(篇7)

1、教材分析

大纲要求,高中语文要在指导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基础上,进入文学鉴赏的层次。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节选于其中的《鸿门宴》,可谓“史圣”司马迁的典范文笔。本文是史传文学中的精彩篇章,情节发展跌宕起伏,波谲云诡,读来扣人心弦。它一直被中学选为文言文教材,是以鸿门宴为特定舞台,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戏剧”,其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尤其主要形象项羽,以其独特的风采成为千百读者们欣赏与品评的话题。

2、说学生情况

高一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基本具有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但还不具备古文学习的主动性,所以着力培养他们古文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文中重要的生词,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

3)把握故事情节,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情节概述法

2)讨论质疑法

3)人物品评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习司马迁身遭欺辱、发愤著书的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2)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教训。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

(学生在第一单元刚刚学过小说的顺序,这重点的设置就是对旧有知识的回顾,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故事总是引人入胜的。)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文言文的学习古文知识一直是重点,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内容及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必须加强积累和掌握文言词句)

3)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人物是故事的灵魂,就要培养学生客观的多元化的评价,人物可以开放性地让学生自由点评,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能自圆其说既可)

难点:

1)从鸿门宴会坐次安排看风云突起。

(鸿门宴如同一个舞台,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最能体现其人物性格的优在其中的斗争,但学生并不掌握古时的礼仪,要教师简介才能使他们明白。这也是理解项羽这个人物的一个方面。)

2)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别就体现在词语的区别上,所以能有效的区别词性和词义就尤为重要,而且其数量大,范围广,学生难以掌握。所以将其设为难点。)

鸿门宴教案(篇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2、学会分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典型的细节描写;掌握归纳人物个性与历史事件关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3、在分析课文情节的过程中,学会梳理古代记叙散文的叙事脉络;

4、朗读法和问答导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胜项败的原因;探究“性格决定命运”在楚汉战争中的体现。

【教学层次设计】

一、概述旧课,检查文言知识归纳情况;(约6分钟)

二、复述故事情节;(约3分钟)

三、解读文本,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约33分钟)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约3分钟)

【教学过程】

一、概述旧课,检查文言知识归纳情况。(约6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对《鸿门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单梳理,让大家大致感受了一下鸿门宴的气氛,今天我们就来精读课文,进入课文,一起体会鸿门宴的紧张气氛。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味课文,我们先来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文言知识。上节课布置大家结合咱们的预习学案,归纳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由于时间原因,今天就不在课堂上检查了。大家看幻灯片上老师归纳的一些文言知识,大家边读边记,可以在学案上做适当补充也可以直接在课文中圈点批注。(打开幻灯片)给大家5分钟时间。

知识梳理:

幻灯片

一、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一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一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一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郁—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一座:置之坐上。

幻灯片

二、古今异义

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省。

2.非常:古指意外的变故。今为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指黄河以北地区。今指黄河北省。

4.河南:古指黄河以南地区。今指黄河南省。

5.婚姻:古谓儿女亲家。今指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6 . 非常:古指意外的事故。今用作程度副词。

幻灯片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1)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2)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3)籍(登记,动词)吏民。

(4)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5)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6)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2)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3)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4)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5)樊哙侧(使……斜侧着,使动)其盾以撞。

4.名词作状语: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事之。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3)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4)头发上(向上)指。

幻灯片

四、特殊句式

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

(1)客何为者?(何为一为何)

(2)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

(3)沛公安在?(安在一在安)

(4)籍何以至此?(何以一以何)

3.介词结构后置:

(1)具告以事。

(2)贪于财货。

4.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亚父者,范增也。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幻灯片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2)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3)奉卮酒为(省略“之”)寿。

(4)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6)加彘肩(省略“于其”)。

6.被动句:

(1)珍宝尽有之。

(2)若属皆且为所虏。

(3)吾属今为之虏。

幻灯片

五、偏义复词

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六、固定句式

1.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2.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3.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4.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5.无以(无……以……):没有什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6.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二、复述故事情节。(约3分钟)

师:上节课咱们整理了项羽、刘邦双方的人物,可以看出双方的人物是旗鼓相当的,但是我们又看见,这中间又交叉了其他的关系,如项伯与张良的朋友关系,项伯曾经杀人,张良“活之”,所以他要报恩,就无意中出卖了项羽。好了,这节课咱们首先要复述故事。下面我请3位同学来为我们复述一下故事情节。(讲到文本关键词,有大致意思即可)

有没有同学愿意给大家讲一下。

生1:故事发生在秦末,当时各路起义军起兵反秦,以项羽和刘邦最强,而项羽比刘邦强很多。他们在不同方向作战。当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攻破函谷关,派将领守住关。项羽很生气,很快攻破函谷关,双方实力相差很大,项羽剿灭刘邦很容易。刘邦手下的曹无伤派人跟项羽说刘邦想自己在关中称王,激怒了项羽,准备攻打刘邦。

师:好,你(指明生2)来复述接下来的故事。

生2:项伯与刘邦的手下张良有交情,于是去叫张良逃走,但是张良对刘邦忠心,就告诉刘邦这事。于是刘邦说服项伯制订协议,去见项羽。他们定下了儿女亲家,项伯叫刘邦次日早去给项羽道歉。

师:很好,你(指明生3)继续复述。

生3:第二天,刘邦带了百余人去谢罪,和项羽饮酒。范曾说不可放过机会,但是项羽不忍心,于是范曾派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但是项伯与刘邦有约定,于是起来保护刘邦,项庄不能下手。张良看形势危急,就叫樊哙进帐、樊哙义正词严讲了很多道理,让项羽无言。于是刘邦借口上厕所,跑了,让张良留下给项羽和范曾送礼物。项羽留下了,而范曾把礼物毁坏了,并说项羽无知,不足以共大事。刘邦回到军营,马上就把曹无伤杀了。

师:大家说他们仨讲得好不好?

生(齐):好!

师:鼓掌。

生鼓掌。

师:大家对课文的熟悉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的,很好,说明大家课后下了苦功夫。接下来,咱们就放心大胆地进行课文分析。

三、解读文本,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约33分钟)

师:《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文学价值值得我们去感受,去学习。那么我们在平时在阅读古代叙事散文时该如何法现它们的文学色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精读《鸿门宴》,一起去发现和体会它的文学色彩。

请这一排的同学来朗读一下第一段。其他同学注意听。(引入第一段的教学)

(一)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故事起因。

师:我们知道相遇在宴会上并没有杀刘邦,那么项羽什么时候动过杀念?请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生(齐):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板书:无伤告密)

(二)项羽大怒

师:很对,那么项羽听到后的反应是怎样的?请用一个字来形容。

生(齐):怒。

师:太好了!是的,项羽十分恼火,大怒。那么项羽为什么会大怒呢?

生(齐):因为他想当王。

师:是的,项羽自己想做皇帝。从我们之前讲到过的“破釜沉舟”的成语典故我们知道,项羽击退了秦军的主要力量,他觉得自己功不可没;再者,项羽是将门之后,而刘邦呢?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项羽自觉出身上高人一等,自然就看不起刘邦了;项羽想做皇帝,刘邦他也想啊,狭路相逢,必然有一方要败退下来的。可是为什么会是项羽呢?

(三)范增进言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说“×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现在项羽大怒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那么,项羽的决定得到了谁的支持?

生:范增。

师: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生:“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板书范增进言)

师:太棒了。我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翻译一下这段话,其他同学注意听。

生1: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受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你)赶快攻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师:很好,基本意思是这样,大家注意,文中的山东并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山是指崤山,那么山东在文中的意思就是崤山以东;“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财物应该是被取,妇女是被幸,那么被动在这句话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生:通过“所”字。

师:很好。大家再来看看“此其志不在小”中的“小”,在翻译的时候,它的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发生了,应该翻译成“小的方面”。

师:很好,大家对这段话还有什么翻译上的疑问吗?

生:没有。

师:大家思考一下,项羽要打刘邦的原因和范增支持项羽打刘邦的原因一样吗?项羽为什么要打,范增为什么支持项羽打?大家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一分钟。

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好,你来。(指明1生)

生1:项羽要打是因为刘邦触犯了项羽的尊严,使项羽大怒;范增支持项羽打刘邦是因为范增看出刘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

师:×说的好不好?太好了,是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项羽和范增对刘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四)第二段的教学,项伯夜访

师:矛盾一触即发,又有事情要发生了,项伯出场了,项伯是谁呢?

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师:项伯为什么到刘邦的军营?他是去告密吗?

生: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板书项伯夜访)

师:很好,谁愿意来翻译一下这段话?

生1: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平常与留候张良要好。张良这时跟随沛公,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把项羽攻打刘邦的事全部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你不要跟他(刘邦)一起送死。”

师:翻译这段话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现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判断句,从“…者,…也”的句式可以看出;“具告以事”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以“以事具告”的顺序翻译;“欲呼张良与俱去”是省略句,省略了“之”。字词方面要注意“善”和“夜”的翻译,“夜”是在夜里,名词作状语,“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在这里是友善、交好的意思。

好,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项伯其实不是去告密的,对不对?

生:对。

(五)项伯说情

师:我们看到了,项伯和张良的关系非同一般。项伯回来后,项羽对打刘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在本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项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生:“项王许诺。”

师:那么,项伯到底对项羽说了什么,使项羽突然不打刘邦了呢?请在文中找出原话。

生:“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板书项伯说清)

师:很好,大家听老师翻译一遍,注意“因”和“善”的翻译。沛公不先攻入关中,您怎么敢轻易入关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劳你却攻打他,(这是)不符合信义的。不如就此好好对待他。

(六)张良献策

师:大家说,项伯为什么向项羽提议不打刘邦,而且还说要好好对待他,项伯得到刘邦的什么好处?刘邦到底对项伯说了什么呢?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指明2个学生分别回答)

生1:沛公奉旨酒为寿,约为婚姻。

生2: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师:很好。请大家一起把这一小段文字读一遍。(学生齐读)大家看,刘邦说的多好听多动听啊。真的是字字动人啊!

我进入关中,一丝一毫的财物也不敢据为己有,造册登记官吏百姓,封存府库的财产,以等待项将军。(我)所以派遣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啊。(我)日夜盼望项羽将军到来,怎么能够?,反叛(他)呢!希望您向项王详细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注意,“奉”通“捧”,是通假字,“倍”通“背”;“婚姻”“非常”是古今异义词,“婚姻”古谓儿女亲家,今指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非常”古义指意外的事故,今用作程度副词;偏义复词“出入”,偏向“出”的意思;固定句式“所以…者”,意思是“…的原因”“…的方法”。

项羽听到这样的言辞能不心软,能不高兴吗?

我们大家也许会觉得这就是一段讨好的话,降低自己抬高项羽,谁都能看出来。

但是大家别忘了,项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刘邦是谁?有什么了不起。”刘邦的话无形中满足了项羽自高自大的虚荣心。

师:刘邦这一主动示弱的计策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谁想出来的?

生1:张良。

生2:鲰生。

师:那么到底是谁呢?请大家看到张良说的一句话:“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板书张良献策)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明确,这一计策是谋士张良出的。大家不要小看这一句话,这句话作用大着呢。它首先指明了项伯在项羽军中的地位很高,其次,告诉刘邦要学会说“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调停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

那么刘邦有没有领会张良的意思呢?

生:领会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刘邦知人善用。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落实一下张良和刘邦对话的一些文言字词、句式。通假字,“距”通“拒”,“内”通“纳”,“要”通“邀”;词类活用,“活”,使动用法,使之活,救了他的命,“兄”,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固定句式,“奈何”,如何、怎样,“孰与”,意为“与…相比,谁…”,表示比较。

师:项伯一方面劝说项羽,一方面又向刘邦提出了什么意见?

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师:很好。注意,“蚤”通“早”;“谢”意思是道歉。

(七)刘邦谢罪(引入第三段的教学)

师:刘邦第二天来到鸿门,为什么要向项羽道歉呢?刘邦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一起读一下。

生: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板书刘邦谢罪)

师:“河南”“河北”古今异义词,古义为“黄河以南,黄河以北”;“郤”通“隙”,隔阂、嫌怨的意思;特殊句式,“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省略句,“不自意”,宾语前置,应为“不意自”。

大家注意刘邦说话的语气,他把自己自称为“臣”,将成功归于自己的“不自意”而非实力,言外之意是先入咸阳者应该是项羽;同时还为项羽开脱——把责任推到“小人”身上。刘邦的话再一次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

(八)项羽说出曹无伤

师:在与刘邦的对话中,项羽轻易说出了告密者的名字,这说明了项羽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生:胸无城府。

师:很对。注意特殊句式“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应为“籍以何至此”。

(九)宴会座次

师:有宴席,就有座次之论。那么“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首先填图,解释“东向”等意思。)

明确: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宴席在项羽军中,刘邦为宾,却在范增之下。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实力悬殊,刘邦处境令人担忧。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虽为“亚父”,就座次论尚不及告密的项伯,事不可谋已露出端倪。

(十)范增使计

师:项羽、刘邦的矛盾似乎平息了,相与饮,但是范增不依不挠,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范增的活动,同桌两人互相翻译。给大家3分钟。

明确:1、暗示项羽; 2、暗示不成,让项庄舞剑借机刺杀刘邦。(板书范增举玦,项庄舞剑)

重点词句:目:名词作动词,以目示意。

师:范增的努力有没有成功?为何?

明确:项伯的维护

重点词句: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约3分钟)

师: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课文第三节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那么,刘邦最终命运会是如何呢?预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课后请同学们熟读4、5、6、7自然段,结合表一楚汉人物对照表,思考:对比烘托描写人物的方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鸿门宴

司马迁

无伤告密→范增进言→项伯夜访→张良献策→项伯说情

→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

鸿门宴教案(篇9)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

实处。

【教学步骤】

1、背诵第三、四段 。

2、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释义

1、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同上 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样 4、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 同上 驻扎6、沛公欲王关中 同上 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 用眼示意8、道芷阳间行 同上 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 处罚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 小事

2)古今词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3)句式(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4)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5)一词多义

①因

例句 出处 释义

a、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荐》 依靠、凭借

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顺着、根据

c、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乘机

d、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梦溪笔谈?雁荡山》 因为、由于

e、因合纳斗盆 《促织》 于是、就

f、陈陈相因 成语 沿袭

h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原因、理由

②如

例句 出处 释义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如同、像

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 比、及

相关攻略

相关新闻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