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首页 范文大全 正文

大班音乐教案(集锦10篇)

2023-10-02 14:33:38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1569下载站小编创意无限制作出了这份独特的“大班音乐教案”,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激励你并请与你的朋友分享。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案密切相关。

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控制自己。

3.体会对战式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行进律动进场

2.故事导入

二、基础部分

1.倾听音乐(保留最后一段)

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

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激烈?

3.再次欣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完整叙述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根据示范说出游戏规则。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游戏。

10.加入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想办法怎么分出胜负。

11.完整游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结束部分

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

活动反思:

游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与聆听,发现游戏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纠错。给了幼儿主动探索,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行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学会控制自己。

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快慢节奏。

2、初步掌握“塔|踢踢|塔|空”的节奏型。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火车图谱,小雪花片16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火车)小朋友,你们看沈老师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来学本领呢?(火车)

你们一定很想和小火车学本领吧!好,沈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你们想听吧?可是沈老师有要求的噢?请你仔细地听一听音乐,想一想小火车会做哪些事情呢?

二、初步感知乐曲(第1次完整欣赏乐曲)

1、谁来说一说,你听到小火车在干嘛呢?没有听出来,没关系,那沈老师来说一说吧,我有听到小火车在呜呜的鸣笛噢?告诉你我是怎么听出来的吧!沈老师听到音乐呜呜的时候,我就知道小火车进火车站在鸣笛了。(听第一段乐曲)

2、(第2次全曲欣赏一遍)现在沈老师请你再来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猜一猜小火车在干嘛呢?(招呼乘客上车、火车开动)

(1)教师跟音乐表演

第一段:手做动作,鸣笛两次

第二段:配合歌词:火车要开,快快上来

第三段:慢速前进——渐渐快速前进(教师双手拍膝盖根据节奏由慢到快)

3、分析乐曲,大胆的用肢体动作表现。

(1)刚才很多小朋友都听出火车在鸣笛了?火车鸣笛几次呢?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跟音乐我们来一起试试)

(2)在招呼乘客时,列车员是怎么说的呢?(火车要开,快快上来)我们看看它的节奏是怎么样的!感知塔|踢踢|塔|空”的节奏型。(结合图谱)我们一起听听有几个塔|踢踢|塔|空(教师和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拍手练习)

(3)乘客都上火车,火车一开始是怎么样开的呢?(接着火车又怎么开的呢?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火车开动呢)?(教师和幼儿跟着音乐一起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结合图谱)

4、跟着乐曲,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的快慢节奏。

三、全曲欣赏

1、火车在途中往往要有停靠站,听听,这首曲子里有几个停靠站;你是怎么听出来的或者你是怎么知道的?(哪句乐句是火车停靠的`时候)

2、幼儿变成一列火车,进行全曲律动

四、结束活动

现在,我们的小火车要开走了,鸣笛就用挥手的动作跟客人老师再见吧!

【活动反思】

1、在进行节奏的区分时,教师本身没有很好的将节奏拍对,使得幼儿对音乐没有“吃透”,这也对后面的过程进行有一定的影响。

2、本次活动的音乐偏快,可以提前减慢,老师在唱谱时也可以简化,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3、由于之前的节奏区分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听到节奏的变换时幼儿第一次能够按要求变化,节奏再次变换时幼儿情绪仍在游戏中而忘记变换,只有少部分幼儿按要求进行。

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叙述式风格及3/4拍节奏、能够用连贯,断顿的方法演唱歌曲。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

2.了解冬天的景色特征

3.雪人玩具、魔术盒、太阳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用魔术方式导入整个活动。

师:(神秘状)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你们的小眼睛可不要眨哦!(教师从魔术盒中变出玩具)你们瞧,这是什么啊?(小雪人)

小雪人带了一件新年礼物给小朋友,你们看……

2.教师出示电脑图片。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呀?(雪花、房子……)

(请幼儿自己说出些冬天的景物特征)

3.韵律活动。

师:我们跟小雪人一起来跳跳舞吧!

(教师放三拍子音乐来一起做拍手律动活动,感受三拍子节奏。)

二、新授部分

1.教师请幼儿欣赏歌曲《冬》感受歌曲节奏。

师:刚才小朋友拍手舞知道是什么节拍的吗?(幼儿说)

哦!是三拍子的节奏,今天小雪人也带来了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请小朋友来听,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你听完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请幼儿说出感受)这首歌的节奏也是什么拍子的啊?(三拍子)

那请小朋友一起用小手和其他的部位来拍拍节奏吧(幼儿听音乐拍节奏)

2.感受乐曲歌词。

师:哇!小朋友拍得可真棒啊!那这首歌里到底唱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吧!(幼儿再次听音乐)

(幼儿说出歌曲中的歌词,教师按照幼儿所说的内容依次出示歌曲图片)排列歌词请幼儿进行歌词学习。

师:那请小朋友们看着图片听着音乐来有节奏的一起说说歌词吧。(幼儿听音乐说歌词)

这个小雪人它的笑声很特别,你们听(教师示范)

师: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它的笑声吧!唱的时候注意雪娃娃的笑声哦,声音是断开来的。(教师带领幼儿学习)

3.幼儿尝试唱歌曲。

师: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歌唱出来吧!(幼儿唱2—3遍)

4.幼儿用不同方法来唱歌。

(1)接唱法

师:现在我们来个小比赛吧,比一比是男生唱得好听还是女生唱得好听。(男生唱前面半段,女生唱后半段,最后一起合唱。)

(2)有感情的唱歌。

按照“强弱弱”的节奏唱歌。

三、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内容和玩法。

师:现在小雪人说要跟小朋友做游戏呢,小朋友都变成小雪花啦。太阳出来了,小雪花怎么样啦呀?(融化了)

现在我们开始游戏吧

2.幼儿和教师一同做游戏。

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够有表情、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喜欢参加歌唱活动。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狗抬轿》动画,模拟花轿一副,扇子。

2、经验准备:听过《小狗抬轿》的歌曲旋律。

活动过程:

一、练声导入

师:(山谷图片)孩子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地方啊?这是一片美丽的大山谷。山谷呀还会和我们做游戏呢!如果你对它大声地说话,它也会对你大声地说话;如果你对它轻轻地说话,它也会对你轻轻地说话,咱们一起来玩一玩!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把森林里的小鸟都吸引来了,你听它在和你打招呼呢!(教师扮小动物带领幼儿练声)

二、学习歌曲《小狗抬轿》

1、观看《小狗抬轿》动画,理解歌词内容。

师:森林里啊,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啊?谁来说一说?

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相应的图谱,引导幼儿通过学习动作理解歌词。

师:后来其中一只小狗怎么样了呢?(跌了一跤)老虎是怎么做的?(引出歌词:老虎狠狠踢一脚)教师引导幼儿逐步将图谱补充完整。

师:这件事儿有趣吗?那咱们一起来从头到尾说一说。

2、教师范唱,结合图谱。

师:这里面啊,还藏着一首《小狗抬轿》的歌呢,你听!

教师清唱歌曲,钢琴给前奏。

师:好听吗?我们也来试一试。(钢琴伴奏,慢速)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咱们啊加上好看的动作会更有趣,一起试一试!

3、玩游戏,进一步熟悉旋律与歌词。

游戏:捉迷藏师:现在啊,黑板上的这些图片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教师选取幼儿感兴趣的两幅图片藏起来,和幼儿进行对唱,多玩几遍,教师和幼儿唱,幼儿和幼儿分组唱,视情况而定。

师:你们可真厉害,黄老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

三、表演歌曲

师:今天啊,黄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副简易的花轿,咱们啊一起把这件有趣的事儿来演一演,我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做大老虎,站在轿子的中间,还要请八个小朋友来做八只抬轿子的小狗,站在轿子的两边。准备好了啊,咱们听好音乐,下面的小观众一起唱《小狗抬轿》的歌。

四、结束活动

师:表演得真不错,刚才我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来演一演呢!不着急,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副轿子,咱们啊一起抬着轿子去外面的草地上表演表演。

活动反思:

以往开展唱歌活动,基本都是课前准备一套图谱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这样的方法将歌词内容又直接又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但是整个课堂中幼儿很容易产生依赖感,就靠着图谱唱,懒得去记。针对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今天我没有准备图谱,尝试着换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而且这个故事不是由教师从头讲到尾,关键时刻还是请幼儿自己动脑思考,猜测情节发展。比如讲到一只小狗跌一跤时,老师问:“小狗摔跤了,轿子里的老虎会干什么呢?”讲到小狗想个办法真正好时再问:“如果你是小狗,你会怎么做呢?看谁的办法最最好。”等等,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答案可以五花八门,但教师都以正面的评价来鼓励幼儿,这样就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孩子们参与主动、反应积极。

另外,抓住歌曲幽默搞笑的特点,教师又将幼儿的兴致提到了最高点。幼儿在第一段结束时,心里就已经把歌曲中的角色分为善恶两派,所以唱到“一二三,向上抛,老虎跌个大老跤!”时,善良的孩子们为小狗的聪明与勇敢喝彩,开心的手舞足蹈,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一个活动很快结束了,但很明显,孩子们都还意犹未尽呢,诚诚笑着对辰辰说:“老虎也真够倒霉哦,哈哈!”辰辰回一句:“活该!”颖颖跑过来捂着我的耳朵说:“赵老师,老虎有没有摔死啊?”我问:“怎么啦?”佳佳轻声说:“老虎可是珍稀动物呀!”哈哈,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善良的天真的孩子!同样一首歌曲,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我临时生成了一个小组活动:画故事。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画图片,最后老虎跌了个大老跤后怎样了呢?孩子们把自己的猜测和意愿画下来。这样既满足了每位幼儿表达的愿望,又展现了不同幼儿的结局愿望,保护了幼儿的个性想像与发展。

大班音乐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幼儿本身对新年的气氛就特别熟悉,让幼儿去表现、去感受这份欢乐是他们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了,我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让幼儿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习创编舞蹈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正确的感受美和表现美;

3. 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与幼儿相同数量的红绸带、手绢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看电视,关于新年景象的画面,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气氛,加深对新年的印象。

2.谈话

师:小朋友,过心年是让我们最开心得事,你们的新年是怎样过的?

幼: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看花灯,扭秧歌……(小朋友每说一样都让他用动作表现出来,然后大家跟着模仿。)

3.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小朋友听,问: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好象看到贴对联、扭秧歌……,听到了锣鼓声,鞭炮声……

4.老师帮助把思路理顺一下(老师边说边和小朋友一起模仿动作)

我们听到了锣鼓声、喇叭声,看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贴对、小朋友也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帽子,到外面去放鞭炮了。大人们在家切菜、和馅、擀饺子皮、包饺子。吃完饺子我们去看花灯,有“孙悟空”灯、“孔雀开屏”灯、“荷花”灯、“猪八戒”灯等等,我们又去看扭秧歌,我们也欢快地扭起来……

5.放音乐

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把上面这段话表演一遍。

6.舞蹈《新年乐》

为幼儿发放彩条、手绢,分配角色,安排对形,和幼儿一起编排《新年乐》舞蹈。

活动延伸:

可以把这个节目做为保留节目,元旦联欢时表演。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新年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定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

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两声部歌曲,用轻巧,跳跃的声音表现钟声。

2、在图谱的帮助下,了解第二声部的演唱内容与旋律高低。

3、感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成就感,喜爱合唱这种形式的歌曲。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图谱一副、学会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活动过程:

一、练声,用歌曲中第二声部的第一句进行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歌曲《钟》,钟会发出什么声音?(滴答滴答)这是秒钟走路发出的声音,那秒钟是怎么走路的?(跳着走)

二、复习歌曲第一声部师:我们要用好听的声音来唱歌,那什么是好听的声音呢?(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谱,上面有一只绿颜色的钟在唱歌,唱的什么歌呢?请你们来听一听!

三、探索第二声部演唱内容与旋律高低。

师(出示第二声部“滴答滴滴”图谱):这儿有一只红色的钟,它很调皮,今天他要来和我们一起唱歌,请你边唱边听他唱了什么?

师:红色的钟在哪些地方和我们唱的一样呀?它唱了些什么?它是怎样唱的?它在哪些地方和我们唱的一样?(嘀嗒嘀嗒)真的一样吗?(区分前两个与最后一个“嘀嗒嘀嗒”的不同)师:这只红钟可调皮了,这回它又变了,请你们听仔细了,这回它加入了什么?(当—当—)

四、尝试进行两声部演唱。

师:绿色的钟想和红色的钟一起来唱歌,请钢琴来唱绿色的钟,我们来唱红色的钟。

师:今天,我们唱了一首歌,这首歌是由绿色的钟和红色的钟一起唱的,这种演唱形式叫二声部合唱。

师:绿色的钟唱的是第一声部,红色的钟唱的是第二声部,谁愿意来唱第二声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大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感受曲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体会繁忙的采茶场面与气氛。

3、知道茶叶长在茶树上,茶叶能泡水喝。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和图谱。

2、录音机及采茶录音带。

3、茶叶及杯子。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音乐律动练习,熟悉节奏,从而了解曲子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设计:

1、活动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入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这里的景色可真美,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课件,懂得茶乡有许多茶树,知道采下的茶叶经过简单的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利于健康,了解关于茶叶的简单知识。

(2)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曲子的内容,并随意做出喜欢的动作。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采茶的方法:左手提篮子,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将茶叶采下来,指导幼儿放茶叶的时候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

(4)引导幼儿根据采茶的音乐,学习采茶的动作,要手到眼到,合拍表演,让幼儿体会和感受音乐中繁忙的.劳动场面和气氛。

(5)学会律动后,教师引导幼儿即兴创编动作表演,把音乐分成两部分,第一段为去茶园的路上,第二段为采茶。

(6)出示图谱,让幼儿学会根据图谱来欣赏曲子,并做出相应的律动。

(7)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的表演律动,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的兴趣。

3、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采来的茶叶送给客人,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出示的采茶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看是如何采茶的,观察茶树的特点。那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采茶呢,这儿我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左手抱篮子,右手采茶,眼睛到处乱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篮子外面,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同时又巧妙的让幼儿注意:放茶时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孩子们表演的很投入。张远皓指着前面说:“老师,前面有好多茶叶呀!快采!”还有的说:“哎哟!采满了,好沉呀!”其中也有较叛逆的孩子在捣乱。李奋飞每次在音乐的第17-18小节,总是别出心裁:“我不要了!太满了!我全倒了!”也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吧!在跟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与微笑!

大班音乐教案 篇8

教 具:录音机、钢琴

教学目的: 结合歌曲《祖国颂》,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

让学生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祖国颂》,听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授新课

1、用录音机放《祖国颂》的音乐(欣赏一部分),对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祖国颂》为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

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中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段(第二部分)。

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后由女高音、男高音和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色。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

再现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的变化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段落,气息更为宽广,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和歌颂。

三、课堂练习

在我们欣赏和了解《祖国颂》之后,同学们也一定喜欢上了这支气势宏伟的颂歌,下面我们就来练习《祖国颂》的合唱片段。

带领同学联系主旋律声部,然后逐步加入其他声部。

四、总结

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与修养的必修课。今天同学们与老师配合的很好,出色的完成了今天的教学内容,请大家再课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节课共同回答,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大班音乐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内容是打击乐拔根芦柴花。这是一首江苏民歌,乐曲分为三个乐段,A、C乐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B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因此整首乐曲节奏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

教材的知识点有两个:

1、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2、认识芦柴花。根据幼儿演奏打击乐器能力的发展所指出的:开展节奏乐教学必需要有幼儿能演奏打击乐器的基础。也就是说要让幼儿掌握乐器的名称,会识别乐器的音色,初步学习演奏乐器的正确方法和姿势。那么,这个教学活动中使用了大鼓、串铃、铃鼓、碰铃、园舞板五种打击乐器,作为大班幼儿在中小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这些打击乐器了,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能比较容易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第二个知识点是认识芦柴花,这首乐曲的名称就叫《拔根芦柴花》,那么幼儿就有必要认识了解什么是芦柴花。在课前我就启发幼儿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找到了答案,芦柴花就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芦苇,当地人叫它芦柴,芦柴花的颜色多为白色。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激发起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要欣赏这首乐曲的兴趣。这两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根据打击乐器教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培养节奏感的要求,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正确掌握2/4拍节奏,奏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感受力,培养节奏感。

3、知道这是一首江苏民歌,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并能使用打击乐器合拍的演奏。制定重点的依据是:节奏乐顾名思义就是节奏练习,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能正确地识别音乐的强、弱拍,知道应该在不同的强弱拍上按需要合拍的敲击打击乐器。这首乐曲主要的节奏型是XXX,变化节奏是XXXX和XO,最后结束句的加强是XX。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些节奏型和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开展的,因此把这一点作为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教学难点是:幼儿能与指挥和同伴互相配合默契、协调的演奏。难点制定的依据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经常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幼儿在音乐活动通过演奏很容易获得获得了自我满足感和胜利感,也能非常乐意的地进行了自我表达。可是在集体演奏中能忽略个体的意识,去服从集体的需要对幼儿来说比较难,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协助经过自身的努力才干做到。因此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

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操作尝试法、感受体验法和启发联想法。

第一种操作尝试法,这是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幼儿是在自由观察、积极探索中进行学习的。而采用的。运用在引导幼儿学习掌握节奏型的环节。教师将节奏型的图片提供给幼儿,(操作演示教具)小朋友们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探索,通过看看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看懂节奏谱并能用运用身体乐器进行节奏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别,突出了新纲要的精神,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里自主的学习,让教师真正成为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师生之间坚持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

第二种是感受体验法,就是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等感观,不时地感受乐曲和其节奏。这是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4至6岁幼儿肌肉的协调能力发展了,小朋友们更有兴趣去进行节奏活动中空间与动作的体验。幼儿通过亲身地去感受体验才干真正理解乐曲的节奏与性质。首先我引导幼儿充沛运用听觉,激发幼儿展开想象去感受体验乐曲的性质。其次,引导幼儿运用运动觉、视觉和听觉进行节奏的感知。我将每种乐器都配上相应的身体动作:大鼓——跺脚、串铃——拍手、铃鼓——拍腿、碰铃——拍肩、园舞板——拍头。(边出示教具边讲解)这种身体运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律动,让幼儿易于理解接受。最后,在集体分声部演奏时,引导幼儿充沛感受集体演奏的效果,体会到集体演奏的和谐与快乐。从而增强了幼儿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合作精神。

第三种是启发联想法,因为音乐自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会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这首乐曲活泼愉快,虽然幼儿没有到过江苏水乡,可是会令幼儿联想到其他令人兴奋愉快的事情。引导幼儿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打击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完成打击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幼儿学习用打击乐器来表达对某种情绪的尝试。

这三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做到了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活动反思:

一开始,夏老师以民歌复习的方式带着孩子们感受民族歌曲的韵味,播放音乐连线,让孩子们欣赏到了完整的、地道的民族歌曲,孩子们真的很厉害,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让平时只喜爱关注流行歌曲的我也对孩子们刮目相看。在学习了那么多的民族歌曲之后夏老师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首扬州的民间歌曲《拔根芦柴花》,夏老师以“淳真课堂”为核心,让孩子们自己随琴读谱,培养孩子们的自主识谱能力,孩子们一个个的读的有模有样儿,陶醉其中。随后就是夏老师教孩子们学唱了,伴着谱,弹着琴,清晰标准的唱功让我也不禁跟着哼唱起来。整个课堂充实、快乐而又活跃。孩子们被夏老师的音乐魔力感染着,沉浸在音乐的快乐中。我也像磁铁一样深深地被吸引着、体验着。

课堂中,夏老师注意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孩子们感受歌曲的节奏美、旋律美,运用了钢琴、手玲、铃鼓等乐器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让孩子们一步步的感受旋律、掌握旋律,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美不仅在听觉效果上,在某种程度上感觉也像是在感受一种人生,我想这就是音乐的美所在吧。

悠扬的音乐可以抚平我们烦躁的情绪,轻快的音乐可以唤起沉重的心情,激昂的音乐可以调动消沉的心态。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夏老师的这堂音乐让我感受到快乐,感受到轻松,感受到孩子的淳真。

大班音乐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感受曲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体会繁忙的采茶场面与气氛。

3、知道茶叶长在茶树上,茶叶能泡水喝。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和图谱。

2、录音机及采茶录音带。

3、茶叶及杯子。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音乐律动练习,熟悉节奏,从而了解曲子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设计:

1、活动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入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这里的景色可真美,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课件,懂得茶乡有许多茶树,知道采下的茶叶经过简单的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利于健康,了解关于茶叶的简单知识。

(2)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曲子的内容,并随意做出喜欢的动作。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采茶的方法:左手提篮子,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将茶叶采下来,指导幼儿放茶叶的时候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

(4)引导幼儿根据采茶的音乐,学习采茶的动作,要手到眼到,合拍表演,让幼儿体会和感受音乐中繁忙的劳动场面和气氛。

(5)学会律动后,教师引导幼儿即兴创编动作表演,把音乐分成两部分,第一段为去茶园的路上,第二段为采茶。

(6)出示图谱,让幼儿学会根据图谱来欣赏曲子,并做出相应的律动。

(7)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的表演律动,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的兴趣。

3、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采来的茶叶送给客人,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出示的采茶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看是如何采茶的.,观察茶树的特点。那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采茶呢,这儿我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左手抱篮子,右手采茶,眼睛到处乱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篮子外面,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同时又巧妙的让幼儿注意:放茶时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孩子们表演的很投入。张远皓指着前面说:“老师,前面有好多茶叶呀!快采!”还有的说:“哎哟!采满了,好沉呀!”其中也有较叛逆的孩子在捣乱。李奋飞每次在音乐的第17-18小节,总是别出心裁:“我不要了!太满了!我全倒了!”也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吧!在跟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与微笑!

相关攻略

相关新闻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