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首页 范文大全 正文

拉贝日记观后感(推荐六篇)

2023-09-20 12:10:09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本文聚焦于“拉贝日记观后感”的应用和实践希望对您有所启示。观看一场自己喜欢的作品,是让人感到愉悦的放松方式,好的作品可以与我们在心灵上产生更多共鸣。观后感不是一份形式的聚合而是学术和感性的碰撞,写写观后感,可以更好地训练我们的写作思维。我们会不断扩充该领域的知识库以满足您的需求!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1)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

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对他国民众生命的无视。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一个细节写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践踏,表现了拉贝先生对中国民众的同情。

“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1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这些明显的数据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是存在的。

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为了纪念拉贝先生,年,德国柏林的墓碑运抵南京,现保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他的墓碑上也仅只书写下“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他所做的,所写的,所成就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但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

今天,面对拉贝故居,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拉贝先生朗朗的笑声,沉重的叹息;看到他挥舞手臂的愤怒表情,伏案奋笔疾书的侧影。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2)

刚看好拉贝日记,我觉得非常有必要释放下自己的心情。

作为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对1937年月冬在数周内南京城里发生的那些事并不是了解的很清楚,信息主要来源于一些历史课本和媒体资料。拉贝日记给我一个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去更进一步的了解那段历史。

我其实并不太想看拉贝日记,理由和我没去看南京!南京!是一样的。怕闷,怕看了以后浑身不自在。事实上结果和我预料的一样。可是我并不后悔看了拉贝日记,更决定去补上南京!南京!。首先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不论从题材、演员的表演、光影、音效上我都觉得都很出色。其次这是一部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看的影片,我并不是在和平年代大谈爱国主义教育,只是简单的觉得有些历史不应该被忘却,应牢记。最后,这部影片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看了这部影片后让我懂得,多么艰苦、多么危险、多么折磨人的事情面前,你都不能轻易地倒下。人必须要坚强,只有坚强才有明天的希望!

我不是写手,只是想抒发下自己观后的心情。我希望有更多人的走进影院去支持拉贝日记,支持南京!南京!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3)

继电影《南京,南京》之后的又一部经典感人大作《拉贝日记》,一部从德国人的角度描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拉贝日记》取材来自拉贝撰写的战时日记《拉贝日记》,透过这个“中国版辛德勒”的传奇故事,记忆的南京那段惊心动魄的惨痛记忆。

拉贝是一个德国人,任职德国西门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负责人。在他被调回德国前任期的最后一天,赶上了日军空袭南京城,大批平民被炸死,拉贝组织大家在厂区里避难,让大家躲进大大的纳粹旗下,才躲过了日军的轰炸。中国人要靠一面纳粹大旗来救命?看到这个场面,我既为拉贝的应急潜力和侠义之举感动,同时,又感到极为悲哀。当时的中国国力太弱,根本就没有潜力躲避日军的轰炸,眼睁睁看着一大堆平民被炸成碎片,到处是残肢碎体,我的眼角湿润了,不因为别的,只为百姓所遭受的生灵涂炭感到悲伤和同情。

《拉贝日记》里边有这样一个片段——拉贝的司机——张,被日军拉去当杀人游戏的靶子,成为无数被砍头的人之一。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幅照片:两名日本军人手握军刀,在进行杀人比赛后,一副洋洋自得的神态。这张由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两将校百人斩竞争”新闻图片,就是南京大屠杀中臭名昭著的“百人斩杀人比赛”。“百人斩杀人比赛”是日军残酷暴行的典型案例。此次“侵华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展出的当年《东京日日新闻》,以“百人斩,大接战,勇壮向井、野田两少尉”“百人斩,超纪录,向井106--野田105,两少尉延长战”为标题,刊登了这次骇人听闻的“百人斩杀人比赛”。1937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侵华日军第16师团步兵19旅团第9联队第3大队野田毅、向井敏明两个少尉军官,在从上海向南京进攻的途中展开了杀人比赛。当时《东京日日新闻》,连续刊登该报随军记者浅海、光本、安田、铃木等4人分别从江苏常州、丹阳、句容、南京发回的现场报道,详细报道了向井、野田两人在无锡横林镇,常州车站,丹阳奔牛镇、吕城镇、陵口镇,句容县城,南京紫金山等地刀劈百人的经过。这些报道不仅仅时光、地点明确,杀人过程及其数字清楚,而且还配发了图片。这是一个史实,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史实。但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日本人有多么的残酷,是怎样样的无人性!多少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在这两个魔鬼的刀下抹杀了,留下的是被杀者家人的悲哀欲绝,有多少孩子因此成为了孤儿?有多少老人因此失去了依靠?日本军官的行为是惨无人道的,我感觉还没有一种形容词能够用来形容他们的罪孽!然而,此刻的有些日本人却极力否认“杀人游戏”。两个侵华日本军人的三名后人,以侵华战争期间报道所谓“百人斩”一事损害这两名日本军人“名誉”为由,起诉日本《每日新闻》、《朝日新闻》两家报社和原《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要求赔偿3600万日元。这是多么可耻的啊!本来就犯下了滔天罪行,到最后还死不承认,即使事实已经摆在眼前。看到这些,我不明白心里头有多么的气愤!!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4)

这学期,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拉贝日记》,这本书的作者名叫约翰·拉贝。

本书讲述了19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来到南京。在那里狂轰滥炸,挥刀进行了一场大屠杀(杀的是中国老百姓)。当时有一名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在南京,他看到这样的场面,用智慧和自己的身份历经种种困难,遇到各种挫折,最后用行动成功保护了20xx0多名中国人免于被日本兵杀害。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有很深的感触,有欣慰,还有许许多多的愤怒。日本兵太放肆,太贪婪,太可恶……中国不是他们的,凭什么乱杀人?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狂轰滥炸……他们小日本坚持“杀光”“烧光”“抢光”这三“光”,生命是可以这样随便挥发的吗?

那些被杀的中国老百姓多无辜啊,什么都没有做,却遭遇了日本人的枪杀、砍杀、烧、xx等等等等,我们又没有犯什么错误,有什么权利这样对待我们?对于这样的小日本儿,我们没必要和他们争论,直接对他们不客气,他们喊冤,我们还说你们活该嘞!唉,为了让祖国强大起来,我们只能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好好学习,将来,祖国就不再会那么弱小,在那么容易被欺负了!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5)

也许,因为了陆川电影《南京南京》的热映,引起了我对另一部同题材小说《拉贝日记》的兴趣,从网上,我读完了它。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拉贝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雇员,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和一些国际友人在当时极其危险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四处奔走呼号,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他们设立的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园里,也挤进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受到保护。他还在他的日记和其他文字中记述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暴行。他在1938年4月回到德国以后,连续举行报告会,向德国当局呈送书面报告,继续对日军在南京的罪恶进行揭露。在受到德国警察盖世太保的讯问和警告之网后,他仍然暗暗地细心整理自己的日记和有关资料,将这些历史记录留给后人。

这本书主要采取的是日记体这一形式,在情节上,他更多的是翔实的、朴素的记述,读完后令人压抑、愤怒,为那段黑色的历史。

对于南京大屠杀,我最初的记忆是在初三那年,学校发了一本补充教材,那上面的`记载。对于这段历史,我想每一个中国人的感觉都应该是相同的。

然而,有时候,问问现在的学生,他们对这段历史的陌生,却又常常会令我心生感慨:不是要宣传怎样的去敌对日本,而是,作为一段屈辱、悲痛的历史,我们应该铭记。

因为了《流星花园》的小优而喜欢的杨丞琳,因为她对的抗日的无知言论而对她厌恶到了极点。在吴宗宪主持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面对宪哥的提问“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杨丞琳说不知道,宪哥告诉她打了8年,她居然说:“哇,才打8年啊!”。

身为一名教师,我只希望这样的例子不要发生在我的学生的身上。

再一次,缅怀,为那些枉死的冤魂。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6)

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对他国民众生命的无视。

1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这些明显的数据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是存在的。

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为了纪念拉贝先生,1997年,德国柏林的墓碑运抵南京,现保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他的墓碑上也仅只书写下“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他所做的,所写的,所成就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但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

今天,面对拉贝故居,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拉贝先生朗朗的笑声,沉重的叹息;看到他挥舞手臂的愤怒表情,伏案奋笔疾书的侧影。

相关攻略

相关新闻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