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首页 范文大全 正文

血战湘江观后感经典

2023-09-14 14:33:52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我们非常荣幸为您提供这样一份“血战湘江观后感”,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写一份观后感呢?每当我们重新观看一部电影时,在欣赏电影的时候,我们会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其实最好的欣赏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观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不要失去信心这篇文章会对您有所帮助!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1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电影《血战湘江》,将于6月30日在全国公映。该片全景式描述了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展现了红军将士满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谱写出一部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公映前,该片已在全国很多地方,为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观众开展了巡映活动。根据巡映期间观众的反映和评价,电影《血战湘江》有三大看点最令人期待。

细节具有极强的真实质感

电影《血战湘江》用现代观念和视听语言呈现战争,每个细节都具有极强的真实质感。片中,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枪炮声、轰炸声和喊杀声,指战员说话时几乎都是声嘶力竭;持不同观点争辩时,几乎都是在吼叫,争辩时,脸对脸、眼瞪眼、拍桌子、摔茶碗,使当时的血战状态更加真实,也为领袖形象的刻画带来了新的风采。在服装和造型上,摒弃华丽色彩,留住真实自然,所有红军指战员都穿戴着破旧衣帽,浑身沾满泥水,头发纷乱不堪,脸上带着血污……

这部影片的真实感还在于对批判教条主义的刻画描写,让观众深刻认识教条主义的危害。

在电影中,说:“战士抬辎重走,走得慢还累吐血。”博古说:“那就加快步伐。”朱德说:“走大路,遇轰炸,伤亡严重。”李德则说:“红军不是胆小鬼。”博古竟然说:“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他能错吗?”通过这些对话,进一步揭示出,比一个个教条主义行动更可怕的,是其背后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也使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变得锋利而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高强度的战争场面非常震撼

《血战湘江》这部军事题材力作,以真实的战争历史为依托,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湘江战役的真实战况。仅看预告片就可以“痛”感十足,血流成河、炮火连天、焦土四溅……每个镜头都做到了对战争场面的真实展现。在重火力猛烈轰炸中,红军指战员骑马飞奔于战壕间、眼神坚定扣动扳机、高喊“冲啊”等景象无一不让观众感受到震撼。

历史上,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打得最惨烈的.一仗。影片一开始是雷口关血战,接着是新圩争夺战、枫树脚争夺战、蒋家岭突围战等。不管是阻击战还是突围战,无论是中近距离攻守还是近身搏杀,都拍出了惨痛,拍出了真实,让观众身临其境。影片中很多的摄影机位在之前战争片中较少见到,比如坦克身上的微观机位,尤其高空航拍的垂直机位,让观众瞬间感受到人类渺小,从而突出战争的残酷。

影片全长116分钟,高强度战争场面就占了近70分钟,全程充满强烈而独特的震撼力。据悉,整个摄制过程中战争场面完全是真实场景,没有特效镜头、3D和绿幕,近万名部队官兵参演,使用了2吨多TNT炸药、80多吨汽油,片中随处可见滚滚硝烟和枪林弹雨的画面。几乎所有演员都是在进行着真实的战斗,身上自然呈现出紧张感,为观众展现出的是一幅热血爆棚的战争场景。

红军牺牲的故事感人至深

影片中,每个红军牺牲的故事都感人至深:营长林有国血战中歼敌无数,中弹后与给他当枪架的父亲林裁缝一起倒地,他给父亲整好军帽,两人为是红军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师长陈树湘受重伤,肠子流出,竟亲手扯断,誓死不当俘虏,捍卫红军尊严……他们每个人都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增添了耀眼光芒。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红军战士穿梭在树林里,唱着不知名的家乡民谣,满怀希望地向前走……当歌声响起的那一刻,会让人有无限感慨:也许这些红军战士在想家、在想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看看?也许,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但他们却义无反顾。

“现在是危急时刻,没有退路,我们必须英勇献身!”影片中,大战在即,彭德怀给指战员作战前动员的场景撼人心魄。上万将士齐呼:“誓死保卫党中央过江。”陈树湘要求大家:“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与阵地共存亡。”大家高喊:“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电影《血战湘江》中,类似的镜头和故事还有很多,常引人落泪。观看这部影片,我们收获的不仅有震撼与感动,更有启迪,那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忠贞信仰,在任何时代都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2

7月13日,渠道运营部党支部组织部门全体党员**了电影《血战湘江》,影片主要讲述红军在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转移过程中为了党**能够顺利安全度过湘江,将士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视死如归的感人场面。

有幸观摩了《血战湘江》这部史诗巨著般的电影。整部影片用气势宏伟、细致入微、角色鲜明、形象生动的电影语言,向我们讲述了**红军在湘江一线与国民党军艰苦鏖战,突出重围的悲壮故事。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5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是**红军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长征出期的八万多人,到三万多人。湘江战败直接导致遵义会议的召开,会议重申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湘江血战的故事,应该被看作是红军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也是我们党历史上面临生死抉择的最关键时刻。正是有了过去的苦难岁月和沉痛教训作对照,时刻提醒我们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有了如今我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员向正确方向前进的指南针。湘江战役中,党的主要领导人博古、李德听取了毛泽东的正确建议,顽固地实行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错误战略,导致红军惨死。这次服役后,我们党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纠正错误,在遵义会议上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

这部电影忠于史实,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反映了湘江战役的得与失,是对我们全体党员全面的教育,既认识到历史上我党曾经走过的弯路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又看到我党及时纠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让我们广大党员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虽然湘江战役是以红军失败而告终,但是影片中我们红军队伍里不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和革命先烈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让我的内心久久难平。无论是在战斗过程中打光最后一颗子弹英勇就义的34师师长陈树湘,还是被红军感化的国民党逃兵虎娃,正是在革命的队伍中有着千千万万这样的英雄人物前赴后继,把革命的洪流不断推向前进直至推翻旧社会成立新中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然而,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长征。虽然没有雪山和草原,但我们也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长期、更严峻的考验。

从表面上看,这并不是那么艰难和英勇,但赢得胜利却并不容易。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崇高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个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长征!

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向变成报国之旅。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3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李炳明

《血染湘江》影片以真实的战争历史为依托,讲述了83年前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深刻诠释了我们党成立及成长艰辛过程。**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打了七天七夜,终于渡过湘江,突破了**和桂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蒋介石围剿湘江以东**红军的企图。为此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军队指挥员、军官和**机关人员从长征时的86000人锐减到30000多人。

**红军远去了,几万名红军将士永远的躺在了湘江之侧的土地,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一个传奇。他们大多数人,没有留下名字。人们只知道他们叫——红军。

影片中,红军牺牲的每一个故事都感人:营长林有国在血战中歼敌无数,与身为枪架的父亲林裁缝被枪杀后倒地,并为父亲做军帽,两人都为自己是红军的一员而自豪。主力西进后,合围的敌军如飞蝗般扑来,34师全体将士用血肉之躯铸成铜墙铁壁,血战数日与敌人拼到最后一人一弹, 6000将士几乎全部阵亡,师长陈树湘负伤被俘后,在担架上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完成了自己“誓为苏维埃新中国留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这部电影,我们收获的不仅是震撼和感动,更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忠诚。

历史事实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要彻底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状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

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我们党走过了96年的历程,但是我们建党的时候,要时中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战斗精神,时中保持童心为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进入21世纪,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把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继续前进。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追随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4

血战湘江观后感300字

《血战湘江》是由陈力执导,保剑锋、王霙、孙维民、张一山、耿乐等主演的战争史诗电影,下面就是血战湘江观后感300字。

血战湘江观后感300字【1】观看影片感受最深的是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湘江之战,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50多万军队围追堵截,可谓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战士就不可能在面临巨大牺牲的时候,仍然坚守在战斗一线;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各级指战员就不会对在面对李德和博古同志错误指挥时,仍然坚决执行命令;没有坚定的信念,陈树湘师长就不会明知担任后卫任务九死一生,还率领全师官兵在枫树脚之战中与十几倍的敌人殊死激战,宁死不屈,直至牺牲。

没有坚定的信念,二纵队的官兵就不会在没有得到命令前,不放弃任何一件物资,用生命保障“辎重”安全;没有坚定的信念,林裁缝就不会带领四个儿子前赴后继参加红军,一心一意跟党走。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当林家老四赶回部队后,得知父亲和哥哥都已经壮烈牺牲,他虽然泪流满面,但仍然坚持要参加红军跟党走。

血战湘江观后感300字【2】看得出来,电影《血战湘江》下了很大的功夫,和八一厂过去的战争电影风格区别不大,战争场面一丝不苟,相当认真。电影的主线非常清晰,就是毛主席在湘江战役中的不断抗争,最终湘江战役的惨败导致了领导层思想的改变,通过了毛主席提出的方案,在通道及时转兵,避免了第二次被包围。

这部电影中我感觉耿乐扮演的耿飚非常神似,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后人。张一山扮演的李天佑实际上并不是很像,但是感觉张一山真的是卯足了劲在演。何健虽然台词写得很凶狠,但是实际上的何健还应该更加杀气腾腾,的确,正如电影里所说,他不仅杀了很多的革命者,还有他们的家属,例如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白崇禧的`篇幅虽然不少,但是并没有展示出他智慧的一面,在湘江战役中,白崇禧还是很好的把握了战役的主动权,避免了与红军鹬蚌相争,让蒋介石渔翁得利。

周恩来演得相对来说很拘谨,与伟人风采有一定的差距,演员不是很放得开。蒋介石、杨开泰都塑造得比较表面化,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剖析,例如在知道主力红军渡过湘江之后,蒋介石会有纵虎归山,后患无穷的感觉。电影虽然给的戏份有限,但是仍然需要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才能打动观众。

这部电影和我预想的还是有差距的,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要塞入太多的元素,必然会导致整部电影内容不清晰。如果是拍摄成三个小时的电影,应该会更加合适。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5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我院在本周四举行观看《血战湘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在湘江陷入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封锁线的重兵围堵之中,打响了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朴实的话语,都戳中了我的泪点。

这部电影中最打动我的是战士们的长征精神和毛主席心系百姓,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哪怕经历人间炼狱,也要坚决服从命令,保卫党中央,渡过湘江!”这是电影中红军战士们用生命写下的誓言,在反围剿中,党内以李德、博古为代表主张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党和红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他们拿着中国的娃娃兵去送死,毛主席心疼不已却无奈。红军34师官兵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喊出那句“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体现了战士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我看来,他们不过也是一群孩子,但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撑起了一片天,他们那坚定不移的眼神,不怕死的精神让我佩服不已。在战场中,每一次通话都意味着有重大的命令,无数战士反复嘶吼着“坚决执行命令!”铿锵有力,让我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勇气和决心!二纵队被砸的双腿骨折的战士钟顺,为了不拖累大部队,决然地从山崖滚落;从古田就跟着毛主席的老裁缝,最后与儿子一起战死在沙场,却没来得及为儿子穿上新做的军装。第34师师长陈树湘,以微弱的兵力与国民党展开决斗,最终英勇牺牲……

《血战湘江》中,毛泽东尚未拥有指挥权,他一次次地劝说博古、李德,尽全力让伤亡减到最小,坚持革命理想,忍辱负重。看着战士们因错误的路线而伤亡惨重,他痛心不已;看到老裁缝将儿子一个个送到战场牺牲,劝说不让小娃加入红军;行军途中,他将自己的疟药金鸡霜一次次分给战士,只因“战士们比我更需要”。毛主席,一个充满个性亲民的伟大领导形象,让我不能忘怀。

一个党派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根据国情制定方针,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照搬苏联的成功经验。就像是这次疫情,我们国家有了明智的领导,人心所向,所有的目标终能达成。我对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如今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都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逝者已去,愿烈士们被人们铭记,被历史铭记。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感谢那些为这份和平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们。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更加了解了我党的历史,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让我对先辈们产生崇高的敬意。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6

最近,公司党委号召大家进行党史教育,我认真观看了《血战湘江》这部电影,感受最深的是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湘江之战,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50多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敌人设置了多道封锁线,在湘江更是布下了天罗地网,可谓困难重重,险象环生。但勇敢的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一定要冲出重围。他们有无比坚定的信念,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战士就不可能在面临巨大牺牲的时候,仍然坚守在战斗一线;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各级指战员就不会对在面对李德和博古同志错误指挥时,仍然坚决执行命令;没有坚定的信念,陈树湘师长就不会明知担任后卫任务九死一生,还率领全师官兵在枫树脚之战中与十几倍的敌人殊死激战,宁死不屈,直至牺牲。

没有坚定的信念,二纵队的官兵就不会在没有得到命令前,不放弃任何一件物资,用生命保障“辎重”安全;没有坚定的信念,林裁缝就不会带领四个儿子前赴后继参加红军,一心一意跟党走。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当林家老四赶回部队后,得知父亲和哥哥都已经壮烈牺牲,他虽然泪流满面,但仍然坚持要参加红军跟党走。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继续努力把我们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7

英雄不可忘,我辈当自强。观看了《湘江战役》,思想受到了触动、灵魂受到了洗礼、党性得到了锤炼。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真理力量,传承红色精神,赓续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要永葆忠诚品质,心中有忠诚,脚下有力量。湘江战役中红军将士之所以能从封锁中突围、在绝境中重生,根源就在于他们始终对党无限忠诚。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忠诚卫士,更要把忠诚融于血脉、注入灵魂,事事讲忠诚、处处讲忠诚。要锤炼斗争精神,险境相逢勇者胜。在湘江战役中,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最终绝处逢生,用鲜血证明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敢打硬仗、善拼恶战的军队。纪检监察干部身居正风肃纪反腐第一线,面临着被“围猎”、腐蚀的考验,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斗争。要善于团结奋斗,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工作效力,护航“十四五”高质量开局起航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与任,必须要同心协力、同频共振、同向前行,以实干实绩喜迎建党百年。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8

长话短说,先抛结论:战争史诗大片《血战湘江》故事不拖泥带水,极速狂奔血战到底,不失为一部节奏鲜明风格很硬的史诗电影。

纵观长征史,血战湘江这段历史是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转折点,或者说分水岭。女导演陈力这部战争史诗大片《血战湘江》大可以用“悲壮”和“惨烈”两个词汇来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历史片,但《血战湘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而是一部风格鲜明气质硬朗的新主流电影。譬如,尽管该片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节,但对故事主线的陈述和情节推进上绝不拖泥带水,而是通过时间节点和战争的场面进行快速推进。

所以,看《血战湘江》这部电影时,你的思路一刻都不敢放松,而是随着故事的快速推进极速奔跑,内心沉浸在两军交锋、战役场面上不能自拔。这是一种很刺激的观影体验,这也意味着,你全身每个细胞都被剧情带着走,而不是沉浸在爆玉花之中。

事实上,和那些媚俗、无聊、商业的爱情电影不同,这也是一部很不适合吃爆玉花的片子,相反,如果你想提高男性气质,或者说让雄性荷尔蒙、肾上腺激素巴比胺直线上升,或者让自己很Man的话,我建议你来看这部片子。

因为,这部电影节奏很快,风格很强,很有《血战钢锯岭》的味道。但和《血战钢锯岭》中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不同的是,这部《血战湘江》战争格局更大,气质更硬,战争场面更惨烈。身为一个战士,两军对垒,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子弹击中,倒地赤红的血水里。

在某种意义上说,《血战湘江》中的战争场面中,多次出现战士倒在血水中的场面。战士倒在血水的瞬间,血水涌上尚有余温的肉体。前一刻,战士还是热血之躯,下一秒就变成了冰冷的尸体,此中悲壮,惨烈程度,非语言所能形容。

孙子兵法有云:“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一方面红军战士迎接国军的阻击,一方面是大部队极速奔走,横渡湘江。所以,就《血战湘江》这部影片来看,在冰与火的体验中,影片充满极速狂奔血战到底的战争气质。这样的气质,发人深省,让人侧目,却又不敢掉以轻心。

换言之,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创作拍摄的这部战争史诗片《血战湘江》的出炉,既是一种革命理想主义的精神回归,也是理想主义者对信念的终极坚守。这正是生活在在今天的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所在。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9

历史上,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打得最惨烈的一仗。战场从雷口关血战,到新圩争夺战、再到枫树脚争夺战、蒋家岭突围战等大小战役已经多得数不清了。不管是阻击战还是突围战,无论是中近距离攻守还是近身搏杀,抗日战士都无惧生死,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而奋战。如果这些牺牲的战士泉下有知,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大,我想他们会感到欣慰吧。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小编对有些画面印象特别的深刻。

影片中,每个红军牺牲的故事都感人至深:营长林有国血战中歼敌无数,中弹后与给他当枪架的父亲林裁缝一起倒地,他给父亲整好军帽,两人为是红军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师长陈树湘受重伤,肠子流出,竟亲手扯断,誓死不当俘虏,捍卫红军尊严……他们每个人都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增添了耀眼光芒。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红军战士穿梭在树林里,唱着不知名的家乡民谣,满怀希望地向前走……当歌声响起的那一刻,会让人有无限感慨:也许这些红军战士在想家、在想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看看?也许,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但他们却义无反顾。

“现在是危急时刻,没有退路,我们必须英勇献身!”影片中,大战在即,彭德怀给指战员作战前动员的场景撼人心魄。上万将士齐呼:“誓死保卫党中央过江”陈树湘要求大家:“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与阵地共存亡。”大家高喊:“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要说这个是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可怕,那就是死亡了。但是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最坚强的人民。在国家解放与人民安康的面前死亡对于抗日战士来说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他们用他们的生命换回了祖国的未来与明天,我们年轻人生长和平时代,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残忍。但是如果你设想一下,如果你回到那个年代,你会将生死置之度外吗?

2017年七一建党节就要来临,小编知道对于建党节年轻人是没有多大的感觉的,但是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小编希望你们能够感恩,能够在心里面缅怀一下哪些为战争胜利而牺牲的老兵。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10

电影《血战湘江》讲述了1934年11月27日,中央红军开始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军苦战5昼夜,于1934年12月1日强渡湘江。虽然只有几天的奋战,但中央红军为了粉碎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个个都拼了命地战斗。电影内容把湘江当做背景,塑造了以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左派指引的错误路线给红军带来的惨痛损失与代价: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余人。表现了红军三十四师官兵勇于牺牲,视死如归,拼尽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的伟大精神。

在影片中,中央红军们用的是最差的武器,和敌人的长枪大炮根本不能比。他们吃的是粗糙的干粮,他们穿的是破烂的衣服,每天忍受着恶劣天气对他们的“洗礼”。但他们全然不畏惧,迎难而上,向死而生和敌人拼到剩下最后一颗子弹。很多红军倒在了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他们履行着“誓死为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最后,3万多红军成功渡过湘江。

在电影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其中有个片段最令我感动:当林家老四赶回部队后得知父亲和哥哥都已经壮烈牺牲在战场上了,他虽然泪流满面,但仍然坚持要参加红军跟党走。其实不只他一人是这样,战场上有很多红军战士都把革命,把与敌人做斗争放在第一位,一心只为了革命成功,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这是伟大的革命精神。在战场上,每个人的心都是系在一块儿的,每个人都是一心一意跟党走,每个人都宁死不屈,不畏牺牲。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长征胜利的那一刻,让人心生感动。这胜利归功于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战争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如今我们幸福的生活。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11

“一棵腊梅千朵花,跟着毛主席革命啊!”战士们随着毛主席把这首民歌唱遍了大江南北……

天空阴暗暗的,接二连三的炮弹炸开那阴暗,惨烈的战况。枪林弹雨中每一位红军战士都跨过多少具尸体,蹚过多少血水。

那每一具尸体都是站在他们身边的战友,曾经并肩作战,现在却倒在脚下;那溅起的血水,溅到军装上,持枪的手上和脸上……

战争是残酷的,战场的雨水是冰冷的,可我的泪水是滚烫的,我的心是火热的!

最为动容的是,毛主席带领着队伍穿过百巷,长长队伍行进在长长的民巷中,红军战士们一手抬着辎重,一手捂着自己的口袋,站在巷子两旁的百姓们双手拿着仅有的米粮不停歇地上前塞给战士们。

我听到的最多的话是:“吃点吧!拿着走吧……”红军战士们依然坚决前进,“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而毛主席一句话令我潸然泪下,“我们打了败仗,对不住乡亲们把孩子送到我这里……”

一部电影再现当时的艰难困苦,一次观影重拾革命先辈的美好精神。

我是新中国的少年,愿继承并发扬革命精神!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血战湘江观后感400字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12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校组织大家观看了电影《血战湘江》,从这部电影中,我们接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一次令人震撼的理想信念教育。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34师官兵付出巨大牺性奋力掩护党中央渡过湘江、成功突破封锁的悲壮故事。湘江血战,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中央红军在此血战中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战况惨烈,损失惊人!影片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揭露了左倾错误路线给红军带来的惨痛教训,生动表现了以红五军34师为代表的红军将士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的大无畏精神。

观看影片感受最深的是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湘江之战,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50多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可谓大敌当前,兵临绝境,险象环生。然而,信念如磐,血肉似钢,红军战士在面临巨大牺牲的时候,仍然坚持誓与阵地共存亡;信念如磐,血肉似钢,红军各级指战员在面对李德和博古同志错误指挥时,仍然坚决执行命令;信念如磐,血肉似钢,陈树湘师长在明知担任后卫任务九死一生时,还率领全师官兵在枫树脚之战中与十几倍的敌人殊死激战,宁死不屈,捐躯疆场;信念如磐,血肉似钢,林裁缝带领四个儿子前赴后继参加红军,一心一意跟党走。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当林家老四赶回部队后,得知父亲和哥哥都已经壮烈牺牲,他虽然泪流满面,但仍然坚持要参加红军跟党走!林裁缝和四个儿子无疑是优秀红军战士中的典型代表,正是有他们这样的无数好男儿以血肉之躯,凝成了钢铁“红流”,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才使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

信念如磐,血肉似钢。血战湘江,红旗高扬!《血战湘江》让我认识到学习红军先烈们的光辉历史,就是要学习他们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心一意跟党走,并为追寻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影片和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照亮了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也必将照亮伟大的民族复兴梦、世纪强国梦!

相关攻略

相关新闻

精品软件